家庭教育指导师课程感悟与收获


期28天的实操班,不知不觉的,就要落下帷幕了,这会儿内心里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整个学习过程的不舍。说憧憬,是因为课程结束后,我们就会进入新的阶段,踏上新的征程,那里阳光明媚,闪闪发光,是自己长久以来追寻的方向。说不舍,是因为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教学团队传递给我们学员的浓浓的期待和深深的爱。这种被认可,被鼓励,被赋能的感觉,令我沉浸其中,我贪婪的享受着老师们传递给我的爱和能量,不想离开。                             


回想自己参加实操班学习的初衷,其实我的目的性还是挺强的,一方面,我想通过这样的培训经历获得进入学堂的资格,一方面,我也想从学堂这里学习到家庭教育的真本事,即使学堂不录用我,我还可以用这样的技能去帮助我自己和我身边有困惑的家长。


现在课程结束了,回望学习的各个阶段,我也是有着不同的感悟和收获的,我想无论如何,在最后的部分,我都要为自己做一个总结和覆盘,以此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一个升华,这是在对自己负责,当然我也希望自己的这个总结,可以为学堂整个培训内容和培训过程提供一个真实的反馈。


接下来我会分别从模块一:构建知识体系,模块二:分析与答疑,模块三:无痕引导 出发,分享自己在课程学习和实操训练中,自己的收获和思考。

模块一:构建知识体系在构建知识体系这个模块的课程学习中,何老师的后台视频,我看了8次,我不知道其它的同学,对于这一模块的理解是怎么样的,我总是觉得开始时自己对知识体系构建的理解是有偏颇的,特别是在第一次知识体系构建的学员分享结束,黄老师给了我点评和反馈之后,我发现自己整个知识体系构建都要推倒重来,虽然我能抽象的理解何老师和黄老师还有小组的向日葵老师的说明,也理解那个将杂乱的衣服,整理到衣柜的图片,我还理解到那知识体系的构建,就像在焠炼一把绝世的宝剑,无论是倚天剑还是屠龙刀,那都是属于自己的能为自己所用的一把可以斩妖除魔的宝贝,但是要我把这个体系落在纸上,我就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了。可以说,这个隐隐的不确定感伴随了我整个的学习过程。但是,如果说在这一个模块里,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想,最大的收获可能也是因这不确定感而来,因为有着这样的茫然,它才有机会成为我的“心有所属”,让我一直对这一部分的内容有着持续的思考。我反复的看何老师关于知识体系那一课的视频,又回后台看其它同学搭建的体系,忽然有那么一瞬间,我好像对这个体系的搭建,有点明白了,我发现,个人知识体系的构建不就是把之前学习过的理论知识从自己的脑子里摘出来,并分门别类的把它放在纸上吗?我们可以按照输入的顺序罗列,也可以通过输出的形式倒逼自己罗列出自己需要的理论。有了这样的理解,再加上整个学习过程中自己积累到一些结构和概念,我就可以重新画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导图了,同时也得到了向日葵老师的反馈和肯定,对我来说,理解了的那一瞬间,豁然开朗,我终于能把这个抽象的东西,呈现在纸上了。我真的有点小兴奋。现在整个课下来后,我也意识到,不管是分析答疑部分,还是无痕引导部分,理论知识都是灵魂都是底色,如果指导师是哆啦A梦的话,那这个知识体系,就是它的百宝箱,“肚子里得有货”,才能为“康夫”排忧解难。所以,未来,我得持续的复习和学习理论知识,还要持续的输出,把它贯穿于整个指导师的生涯。

模 块 二:分析与答疑

分析答疑模块其实是我来学堂最想学习的内容,之所以这种学习的意愿如此强烈,一方面源于自己线下指导技能的匮乏,一方面源于参加好妈妈训练营时对咱们学堂辅导师能力的佩服。于是,这两种力量,就崔生出一个念头,就是:我也要像她们一样厉害!在我的理解里,分析和答疑,是解决家长问题的最重要的技能,它就是医生看病的过程,要了解病情,了解症状,要从繁杂的各种表象中,找到引发病症的根本原因,如果 非要区分个中医还是西医,我觉得指导师的分析和答疑过程,更像中医。比如一个人的眼睛出现了问题,它的根因可能不在眼睛,是肝有问题了。一个人脸上长了痘痘,看起来是脸上出现了问题,但根因可能是胃部有了毛病。指导师的分析和答疑,正像中医一样,抽丝剥茧,不仅要把所有的问题统一起来看,辩证的看,还要在这细微和关联和表象中,追根溯源,找到那个病根。这是一个多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过程呀。以前我在给家长解决问题时,完全靠的是直觉,就像散打,毫无套路可言,东一下,西一下,有点像“瞎猫在找死耗子”的感觉。但是模块学完,我发现,这武功是有套路的啊?可不是瞎比划的,按套路走,才能走的快,走的对,才能有机会轻车熟路,有机会从量变转变到质变。这个模块里,老师们是把这套路掰开了,也揉碎了,不仅细化了,还慢动作回放的,我觉得这一招一式,就像被用放大镜放大了一样,整个过程我看得一清二楚了。如何案例拆解?为什么要案例拆解?如何找到想法?如何看到想法中的偏差?如何紧贴着想法做法和感受换位?如何归因?如何给出具体的指导方案?这些就是我在这个模块里的收获。

模块三:无痕引导无痕引导简直就是一口智慧的泉眼,它看似是一个一个的妙招,但剖析开来,那内部是满满的理论依据和智慧的结晶啊。它是一朵历经沧桑之后盛开的花,是拨开乌云后见到的太阳,也是老中医最后给我们的那个药方。无痕引导部分的练习,我做了两个,都是自己真实的养育经验,一个是关于背诵的,一个是引导孩子阅读的。这两个无痕引导做完后我有两种感觉,一个是对自己的育儿更有信心了,一个是在梳理自己的养育行为的同时,再次意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以前看尹老师的书,也模仿她的养育行为,但那只是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是浮在术的层面的,但是当我了解了那些养育行为背后的理论之后,我就觉得我可以自己画猫,画虎,画葫芦,画瓢了。这真令人欣喜。

回顾整个实操课程的学习,我觉得自己除了收获到技能层面的知识之外,还收获到了一个“框架思维”,这是一个系统化的思考方式,其实在“28天好妈妈训练营”那会,我就有隐约的有这种感觉,好像训练营里的教的东西,以前我也知道啊,也看到过啊,比如非暴力沟通,比如情绪管理,比如换位思考呀,比如构建良好的心境啊,但我发现,自己看过的大量的书,知道的大量的理论,那是一盘散沙,而学堂把这些东西结构化、系统化的重新呈现在我的眼前了。再回到这次实操的学习内容,我们几大模块,它们确实也清清楚楚的摆在那里。每一个模块都自成系统,每一个模块也都和其它部分紧密相连,特别是第一模块中构建知识体系那里,最能勾出我对这个框架思维的关注。我觉得,这点收获虽然不是实操班课程之内的,但是对我来说价值连城啊。

另外还有一个训练之外的收获,就是我从始至终的在观察和模仿着黄老师、何老师、向日葵老师,还有其它的学堂的老师们,包括他们说话的方式,传递技能的方式,引导的方式,与学员互动的方式,我觉得他们给我做了一个活生生的现场示范,让我真切的见识和感受到:“哦,原来可以这样说呀”。

好啦,感悟和收获部分到此结束。

感恩遇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