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而陶聊茶:六十五.溯本逐源話普洱(5)

  對於“改造茶”所具有的發酵工藝,很多茶界前輩都留下了寶貴的文字記錄。

  1939年李拂一先生著的《佛海茶葉概況》載道:“佛海一帶所產茶葉,品質優良,氣味濃厚,而製法最稱窳敗,不規則之多次發酵,僅就色澤一項而論,由綠而紅以至暗褐,印度之仿製無成,或以此耶。”。“佛海茶葉製法,計分初制、再製兩次手續。土民及茶農將茶葉採下,入釜炒使凋萎,取出竹蓆上反覆搓揉成茶,曬乾或晾乾即得,是爲初製茶。或零星擔入市場售賣,或分別品質裝入竹籃。入籃須得溼以少許水分,以防齏脆。竹籃四周,範以大竹蘀(俗稱飯筍葉)。一人立籃外,逐次加茶,以拳或棒搗壓使其盡之緊密,是為“築茶”,然後分口堆存,任其發酵,任其蒸發自行乾燥。所以遵綠茶方法制造之普洱茶葉,其結果反變爲不規則發酵之暗褐色紅茶矣。此項初制之茶葉,通稱爲‘散茶’。製造商收集‘散茶’,分別品質,再加工製爲‘圓茶’、‘磚茶’或‘緊茶’。另行包裝一過,然後輸送出口,是爲再製造。茲分述於下:…‘緊茶’,緊茶以粗茶包在中心曰‘底茶’;二水茶包於底茶之外曰‘二蓋’;黑條者再包於二蓋之外曰‘高品’…‘底茶’葉大質粗,須剁爲碎片;‘高品’須先一日溼以相當之水分曰‘潮茶’,經過一夜,於是再行發酵,成團之後,因水分尚多,又發酵一次,是爲第三次之發酵…。”

  在這裏,有必要說說李拂一先生跟他所書的《佛海茶業概況》。李拂一(1901年-2010年)先生是傣學研究的著名學者,著有《車裏》、《十二版納紀年》、《十二版納志》、《車裏宣慰世系考訂》、《鎮越新縣誌》,譯著《泐史》等書。家中亦經營茶莊。《佛海茶業概況》共寫了8個方面的內容:一、緒說;二、產區;三、品質;四、製法及包裝;五、運輸及運費;六、茶葉價格;七、出口數量及稅損負擔;八、結論。文章建議經濟部派遣專家到佛海設廠製茶,以作抗戰期間與美方易貨之資。文章有很高的史料價值,當時刊載在1939年昆明出版的《教育與科學》雜誌第五期上。這一年,李拂一先生的建議被經濟部採納,當局於五月份便派中國茶葉名人範和均率領一批茶葉專家到佛海考察,進而催生了“中茶公司佛海茶廠”。

  範和鈞(1905年-1989年),江蘇省常熟人。早年留法勤工儉學,歸國後就職於上海商檢局。工作期間,深入茶葉產區考察研究,與吳覺農先生合著《中國茶葉問題》一書。1939年創建“中茶佛海茶廠”。範和鈞在《佛海茶業》裏寫到:“概須潮水,使其發酵,生香,且柔軟便於揉制。潮時將揀好茶三四籃(約百五十斤)鋪地板上,厚以十寸爲度,成團者則搓散之,取水三噴壺勻灑葉上,然後用耙用腳,翻轉勻拌,又再鋪平,灑水拌攪至三次爲止。大約每百斤茶用水約三十餘斤,潮畢則堆積一隅,使其發酵。皮面易被風乾,故須時加以水,曰被單水,水量爲一壺半。如爲細茶,則所須水量較少。潮工非熟練不能勝任,水量過多,則茶身易於粘袋破爛,且幹後收縮,茶身變小不合賣相。過少則揉時傷手,且分量太重,不適包裝輸運。底茶絕不能潮水,潮水者內起黑黴,曰中心黴,不堪食用。勞資糾紛時,工人時用此法,爲報復資方之計。”

    譚方之先生在1947年也詳細記載了緊茶的製法:初制之法,將鮮葉採回後,支鐵鍋於場院中,舉火至鍋微紅,每次投茶五六斤於鍋中,用竹木棍攪勻和,約十數分鐘至二十分鐘,葉身皺軟,以舊衣或破布袋包之,而置諸簟上搓揉,至液汁流出粘膩成條爲止,抖散鋪曬一二日,幹至七八成即可待估。茶葉揉制前,僱漢夷婦女,將茶中枝梗老葉用手工揀出,粗老茶片經剁碎後,用作底茶,撿好之“高品”、“梭邊”,需分別溼以百分之三十水,堆於屋隅,使其發酵,底茶不能潮水,否則揉成曬乾後,內部發黑,不堪食用。上蒸前,秤“底茶”(幹)三兩,“二介”、“黑條”(潮)亦各三兩,先將底茶入銅甑,其次二介,黑條最上,後加商標,再加黑條少許,送甑於蒸鍋孔上,鍋內盛水,煮達沸點。約甑十秒鐘後,將布袋套甑上,傾茶入袋,揉袋振抖二三下,使底茶滑入中心,細茶包於最外,用力捏緊袋腰,自袋底向上,推揉壓成心臟形,經半小時,將袋解下,以揉就之茶團堆積樓上,須經四十日,因氣候潮溼,更兼黑條二介已受水溼…俗稱“發汗”。

  現在有人拿個石磨把熟茶壓一下,然後拍個視頻告訴你這是最傳統工藝製作的最傳統的普洱熟茶,這個熟茶是“水味紅濃而芬香”的嗎?拿石磨壓出的茶,就算是最傳統的普洱熟茶了嗎?



版權聲明:本文爲簡書作者"耕而陶的茶"原創撰寫,歡迎博友在簡書上轉發,交流茶知識。但,任何單位、媒體、個人未經允許不得複製轉載,違者必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