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而陶聊茶:六十四.溯本逐源話普洱(3)

  行文至此,來討論一個有關普洱茶茶性的問題。民國時有一位叫柴小梵(1893年-1936年)的人,他寫過一本書名叫《梵天廬叢錄》,內容爲明清遺聞掌故、祕聞軼事、名物考據等。1926年由中華書局出版發售,極受歡迎。在《梵天廬叢錄》中有這樣一條關於普洱茶的文字記錄:“普洱茶產雲南普洱山,性溫味厚。”。朋友們都知道,雲南普洱茶屬於大葉種茶類,茶多酚、咖啡鹼的含量很高,味苦性寒。正如清代著名醫學家趙學敏(約1719年-1805年)所著《本草綱目拾遺》中的記載:“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膩牛羊毒;逐痰下氣,刮腸通泄;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

  但是《梵天廬叢錄》中爲什麼會對普洱茶有性溫不寒的記錄呢?性溫不寒,這不是發酵茶的特點嗎?清末就有了普洱熟茶了嗎?普洱熟茶不是新中國誕生後纔有的嗎?這些問題不弄明白,就不可能對普洱茶有完整清晰的認知。

  說一個常識,大家不要以爲自古就有我們現在喝的普洱熟茶,我們現在喝的這個普洱熟茶是1973年纔在昆明試製成功的,而且當時壓的還是磚茶,不是餅茶。因爲當時的產品是試驗品,經驗不足,故壓出的茶磚較厚,這就是被市場炒得火熱的“73厚磚”。聊句閒話,作爲試驗品的“73厚磚”數量很少,但它在市場上層出不窮,想想看,能買到真磚的可能性有多大?

  閒言少敘,接着說《梵天廬叢錄》爲什麼會對普洱茶有性溫不寒的記錄呢?想搞清楚這件事,我們還得要感謝那位清朝的才子阮福阮賜卿了。阮福在《普洱茶記》裏說:“於二月間,採蕊極細而白,謂之毛尖,已作貢,貢後方許民間販賣。採而蒸之,揉爲團餅。其葉之少放而猶嫩者,名芽茶;採於三四月者,名小滿茶;採於六七月者,名谷花茶;大而圓者,名緊團茶;小而圓者,名女兒茶;女兒茶爲婦女所採,於雨前得之,即四兩重團茶也;其入商販之手,而外細內粗者,名改造茶。”

  阮福講得很清楚,當時雲南普洱茶在把高等級的綠茶向朝廷進貢之後,餘下的等級較低的夏秋茶跟粗老茶是經商販們的手在民間販賣的。我們要說的就是這個入商販之手,外細內粗,允許在民間販賣,供民間所飲用的緊壓茶—“改造茶”。

  這個“改造茶”究竟是個什麼情況呢?古六大茶山倚邦土司曹清明在1910年給當時的思茅同知黎肇元的文書中寫道:“思茅茶有粗細之分,揉造有搭配之法,如每年二三月間,初發芽茶,茶色俱佳,名日春茶, 又曰尖芽。夏季續發者,色味稍次,仍爲細茶,名曰梭邊。後此所產,名曰二水,又名泡黃,質粗味薄,俱爲粗茶。而遞年所出尖(毛尖) 、梭(梭邊)二種,不過居十之一二,粗茶佔十之八九,除採選貢茶外,所餘細茶已數無多。各商號販運出境,向以粗茶爲心,尖梭蓋面,揉造成圓,使易行銷,故散茶有出關之禁。”。曹清明的文字描述得很清晰,這個“改造茶”是一種用粗茶做成的餅茶,只不過在它表面撒了一層較嫩的茶青,以此起個掩人耳目或者說裝飾的作用,以圖有個好看的賣相。

  我們找個有代表性的產品,來看一下“各商號販運出境,向以粗茶爲心,尖梭蓋面,揉造成圓,使易行銷”的“改造茶”有何內在特點。創始於乾隆年的同慶號,堪稱茶界的百年老號。光緒時,清政府商部“採擇各國通例,參協中外之宜,酌量添改”定《商標註冊試辦章程》、《商標註冊細目》。同慶號於是向朝廷申領了同慶商標“龍馬圖案”。“龍馬圖案”爲紅色內票,上端有云南同慶號字樣,中間是白馬、雲龍、寶塔圖案,下端是茶莊與其普洱茶介紹。百年“同慶號”茶餅內飛上寫着:“本莊向在雲南,久歷百年。字號所制普洱,督辦易武正山陽春細嫩白尖,葉色金黃而厚,水味紅濃而芬香,出自天然。今加內票,以明真僞,同慶老號啓。”。

    從這些文字可以看出行銷民間的“改造茶”有兩個特點,一是湯色紅,二是香氣芬芳。湯色紅,說明茶葉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發酵,茶紅素已經生成。“芬香”,說明茶的自然香氣還有保留,發酵程度還是輕的,不是很重的發酵,因爲如果是重發酵,茶的自然香氣肯定是會揮發掉的。也就是說,“改造茶”既有發酵茶的特點—湯色紅,還又兼帶芬芳的香氣。這就呼應了前面柴小梵在《梵天廬叢錄》書中說的:“普洱茶產雲南普洱山,性溫味厚。”,不經過發酵哪裏會“性溫味厚”呢?



版權聲明:本文爲簡書作者"耕而陶的茶"原創撰寫,歡迎博友在簡書上轉發,交流茶知識。但,任何單位、媒體、個人未經允許不得複製轉載,違者必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