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酒兑雪碧,我们该怎么看待?

饭局聚会上,我们会开玩笑,活跃下气氛。

有时会拿某人开刷,“你就是一个拿红酒兑雪碧喝的人”、“他常常乾红酒兑雪碧的事情”。然后,整桌人笑翻天。

偶尔聚餐中,我看看餐桌上氛围不是很热闹,就边拿着红酒杯,边一脸深沉地说:“想当年,我是红酒兑着雪碧喝的,挺好喝的。”

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场面一下子起来了。

有些时刻,也要自嘲下,这是场面上不可缺少的“润滑剂”,也是种幽默的方式。

现在,“红酒兑雪碧”在大家看来,是一个不太好的词语,背后带着些许无知、愚昧的意思。

不过,在我看来,

“红酒兑雪碧”有它的来历缘由,不能“红酒兑雪碧”,也有背后的含义根据,不能一下子武断地否定它。

这些,听我郑先生来解释下吧!

中国人对苦涩没有好感。

有些红酒单宁比较高,醒酒也不到位,喝起来就比较艰涩,这也是很多人喜欢往红酒中倒雪碧的原因,好入口嘛。这在《应酬聚餐怎么选红酒,让人喝得开心难忘?》中讲过。

更多的原因,在我看来,是中国人的基因喜欢糖分。

糖是一种碳水化合物,是动物获取能量的来源,而很多碳水化合物是带点甜味的,因此,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糖分等同于能量”的印象。

吃甜食,意味着不会灭绝。

比如一些姑娘累了、疲倦了,就想着吃甜食,平时喊着叫着“要减肥要瘦身”,再大的毅力也失去了支撑。

我常常写公号文章或看书查资料,会弄到深夜,就特别想吃蛋糕甜点。

追逐甜食,是人类乐此不疲的行为。这不,大街上的蛋糕店,只多不少,越开越多!

红酒兑雪碧,是人的本能。

人在疲倦下,喜欢糖分,而在缺乏安全感、充满不确定性的特殊时期,更会想着吃甜的食物。

糖分,会让大脑产生一种愉悦感,也是无法言说的幸福感。

红酒传入中国,正好是改革开放前期,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

那个时代,百废待兴,物质条件落后不说,政治上还摇摆不定,一个月内政策竟能180度倒转。做点生意,还会被认为是投机倒把,是犯罪行为。

于是,有些人确实富起来了,但是充满严重不安全感,这个可能现在的人无法体会。

在这种情况下,有钱人们喜欢更多甜的食品,喝红酒时兑些雪碧,(以前还有过直接加糖的),喝起来甜甜的,内心就会满足。

当然,这也与当时的中国人,对西方红酒文化、西式餐桌礼仪了解不深,也有关系。

所以,“红酒兑雪碧”也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并不是当时的人愚昧无知,就像人们曾经认为金利来是最好的奢侈品牌。

几百年来,欧洲的那些酒农、酿酒师拼命地把糖分弄出红葡萄酒,而中国人却拼命地往红葡萄酒中添加糖分。

老外不解,“中国人真不会喝酒,在美味天然的东西里加人工垃圾。”

中国人反驳说,“你们欧洲人喝的是茶吗,又加糖又加奶的。”

但其实,每一个流传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做法,背后都有及其重要的含义。

在欧美国家,葡萄酒更多的是一种佐餐饮料。欧美人喜欢吃肉质食物,牛排、羊排什么的,红葡萄酒没有糖分,能更好地衬托出肉质的美味。

红葡萄酒中的单宁,可以调出肉质的鲜美滑嫩来。喝甜的红酒,除了满嘴的甜味以外,什么味道都被掩盖了,这是美食的大忌。

世界上,99%的红葡萄酒是干型红葡萄酒。

我们听到最多的是乾红葡萄酒,却很少听到甜红、半甜红葡萄酒。所谓的乾红,也就是大家普遍认为的红酒,含糖量在4克/升以下,喝起来感受不到甜味。

甜红葡萄酒,实在太难酿造,无论是从酿造工艺上,还是葡萄采收,而且,也不受市场喜欢。

西方文化逐渐进入中国后,“红酒兑雪碧”的方式,已经退出人们生活。在餐桌上,还这么做,可是要被大家笑话的。这已经不是一种符合礼仪的行为。

如果聚餐中,有朋友实在喝不了红酒,可以选择一些带点甜味的白葡萄酒,如雷司令、贵腐酒之类的。

虽然“红酒兑雪碧”在社交场合,已不被待见,但这不代表我们一定要排斥这种行为。

就像郑先生我在应酬聚餐时,拿红酒杯总会握在杯柄上,但在家里,有时随手就拿住杯身喝酒。

公开场合该讲究社交礼仪,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但在私人空间,喜欢什么,就做什么吧。

对于有些年纪大的长辈,适量喝点红酒对身体好,但对他们来说,喝不惯干涩涩的红酒,我就会给他们稍微加点雪碧,容易入口。

当然,加雪碧的同时,我肯定不忘说,别做什么洋葱泡红酒、当药酒泡这些事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