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愛自己之認識自己的侷限性,才能知道如何愛自己。

語錄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蘇格拉底:“我之所以被稱爲最有智慧的人,是因爲我知道自己的無知”。

【3】成功源於信念和行動;而偉大始於平凡。

【4】《金剛經》:“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1

——認識自己的侷限性。

西方哲學家一直在引導我們認識自己,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認識到:“人有侷限性”。

因爲每個人的認識是有限的,時間是有限的,資源是有限的,且事物的發展是遵循規律的。

當然,強調人有侷限性不是消極的看法,而是更好認識人類自身條件的優劣,進行更好的選擇和發展,讓人類更好的生活。

2

——要學會借力。

爲什麼要借力呢?事實上,這個世界沒有不依靠外界存在的事物。或者說,人無法離開他人,無法不依靠大自然存活。這也是與中華文化的核心思想天人合一一致的。

想一想,我們從小出身到長大,就是在依靠父母、社會和國家生活。只是,當我們長大了又能給與他人支持,成爲他人的依靠。

我曾經得過抑鬱症,後來做過心理諮詢師,這一路過來讓我明白了生命的成長是需要用愛的陪伴。這種陪伴可能是父母、老師、朋友、陌生人,也可能是自己,但其本質就是在借力。所以,我現在也才能走出抑鬱好好生活,並竭盡所能去利益他人。

3

——遠離顛倒夢想,自助者天助之。

以前看了很多書,認爲自己懂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的問題出在道理沒有用。其實不然,隨着修行的提升,讓我悟到了,“原來我以前的認識只停留在思維層面,缺乏實際的認識”。

因爲真正懂得的道理,我們一定能夠做到。就好比一個正常人知道飯菜裏有毒,他肯定是不會喫的。

最近我在情感和工作中觀修,自己經常會把事情的不如意怪在外界。的確,所有事情的發生原因都是多方面的,肯定少不了外界,但這些變化是我們無法掌控的;重點是,我們不能推卸自己那部分的責任,這纔是我們唯一能夠把握和負責的。這也是爲什麼智慧文化強調反觀自省,強調對自己的行爲負責、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以前自己情感處理不好就想,下一段情感就好了;工作不如意,就想換一份工作就好了。結果,現在三十多了家庭和事業都是一敗塗地,還在重建之中,我才明白,自己一直活在顛倒夢想中,卻沒有從自身努力,從自己能夠把握的着手。

之前,我們說到要學會借力,這個很重要。這裏還有個更重要的,那就是要主動出擊。古人云:“自助者,天助之;自棄者,天棄之”。外界的力量只是助力,最根本的還在於自己的努力。

4

——自立、自強、自尊、自愛。

《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聖人言:“聖人之道,不假外求。”

慧能大師開悟講:“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因爲無知,因爲無明,所以我們不瞭解自己,我們誤解了這個世界。

我們總錯誤的認爲通過改變外在世界就能解決問題,而現在社會科技這麼發達,人類社會年齡的問題卻越來越嚴重。

這裏我悟到了兩點:一是,關於我自己,我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自己通過自己的雙手和大腦讓自己生活獨立和精神獨立。這樣大丈夫就可以頂天立地於天地之間,也纔有能力去承擔更多責任。二是,關於人類,只要人心的問題沒有解決——信仰,人類向外求的方式是沒有出路的。

總結

外求求一生,內求求一次。

我們本來就不用做像佛陀所言的:“守着寶藏卻要到處乞討的貧女。”

我們要好好愛自己,最重要的就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認識自己,完善自己,而不是天天去盯着別人的問題,去抱怨、指責,去換環境。人的一生是非常有限的,一開始就要選擇好,然後就按住下來好好善終。就如孔子晚年讀《易經》講的:“時也,命也;慎始,善終;盡人事,聽天命。”

因爲有一天你會發現,所有我們向外尋求的,自己就能給到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