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魔鬼?——读《魔鬼》有感

      “瓦尔瓦拉·阿列克谢耶夫娜硬说,她早就预料到会出这样的事,这在他与她争辩的时候就看得出来。丽莎和玛丽亚·帕夫洛夫娜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怎么会发生这种事,也不相信医生们所说的他的神经有毛病,心理变态。她们决不能同意这种说法,因为她们知道,他的神经比她们所认识的数以百计的人都健全。

    事实也是如此,如果说叶甫根尼·伊尔捷涅夫有精神病,那么,所有的人也都同样有精神病。至于真正有精神病的人,毫无疑问,正是那些只看到别人身上有疯狂的症状,却看不出自己身上也有这种症状的人。 ”

    这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魔鬼》的结尾。作者在为这篇小说编写了两个不同版本的故事情节之后,都用了上述文字给全篇作结,寓意深远,耐人寻味。

      一个情节是男主人公开枪自身,另一个情节是男主人公打死他的婚前相好——一个有夫之妇。

      阅后有话想说:

    一,谁是魔鬼?

      小说里男主人公认为他的婚前相好是魔鬼,让他受尽折磨,欲罢不能;而在作者看来不是这个相好,没有结论。我却认为这魔鬼就是人性,是某一些人与生俱来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我也以为作者也是偏向此观点的。

    “不过,我想,这也没有什么,我和她一刀两断也就完了。我真的在结婚以前就跟她断绝了关系,几乎整整一年没有见到过她,也没有想过她。”叶甫根尼听着自己的话,听着对自己情况的描述,自己都觉得奇怪。“后来,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真的,真的,有时候真使人相信是鬼迷心窍——我忽然看见了她,就像有一只虫子钻进了我的心里,不停地咬我。

    叔叔说,“不过你真的那么爱她吗?”

    “唉,根本谈不上。不是那么回事,只是有一种力量抓住了我不放。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也许以后我能坚强起来,那时候……”

    “那就照我的主意办吧,”叔叔说,“我们一起到克里米亚去!”

    “对自己年轻温情的妻子不忠实,在众目睽睽之下,在村里和一个农家妇女胡搞,这难道不是毁灭,可怕的毁灭吗?我以后怎么还有脸活下去呢?不行,必须,必须马上采取措施。”


  二,哪个故事情节更好?

      第一个偏向文明优雅,富有女性特征和气质,不伤害任何人,选择自残自杀。从整个情节发展来看,这种方式符合男主人公的性格,柔弱且文明,纠结还固执,宁可牺牲自身也要呵护女性,保护美好。

    “他想到要对这位他一向不大敬重的叔叔公开自己的秘密,想到要让叔叔看到自己不光彩的一面,在叔叔面前有失尊严,心里反倒高兴。他觉得自己卑鄙、有罪,他想要惩罚自己。”

    “首先我要说我是一个卑鄙的人,一个恶棍,一个下流坯,一个不折不扣的下流坯。”

    “啊,你这是怎么啦?”叔叔说道。

    “我怎么不是个卑鄙下流的家伙呢?我是丽莎的丈夫,是属于丽莎的人,我应该很了解她的纯洁,她的爱情,而我这个当丈夫的却想做对不起她的事,想和一个娘儿们胡搞。”

    “那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你没有做出对不起她的事吧?”

    “是的,不过也等于做了对不起她的事了,因为我已经控制不住自己,我已经准备去做了。可是因为有人打岔,没做成,否则,我现在……现在……我真不知道会干出什么来。”

男主人公向叔父坦白并乞求得到叔父的帮助,足见他的善良和正义。

      第二个偏向野蛮粗暴,更符合男权社会的特点。保全自己的性命,保全家庭的完整,伤及他人利益甚至生命。为所欲为,以强欺弱,即使犯法有罪也能得到社会的从轻处罚。“已经变成了一个衰弱不堪、失去自制力的酒鬼了”,又何妨?人尚在,命尤存。

    三,还有没有第三或第N种结局?

      我觉得是有的,不说多,至少有一种作者在小说中已经提及到的,而且极有可行性的,就是拿钱让他的婚前相好一家人远走他乡,让他们同处一片蓝天下却没有交集的不同空间,成为他们两家的生活轨迹是两条平行线。

  “我是这样想的,给他们一点钱,甚至把科尔托夫斯科耶的那块地给他们,只要她能离开这儿。”

    “可是怎么打发他们走呢?他们离开老家,又能上哪儿去呢?再说您这又是干吗呢?她有什么地方妨碍了您吗?

可遗憾的是:

    “说真的,您何必这样担心呢?谁要是提起旧事,就让他的眼珠子掉下来。在上帝面前,谁没有罪孽?在沙皇面前,谁没有过错?”

    “我看,还是把她    “说真的,您何必这样担心呢?谁要是提起旧事,就让他的眼珠子掉下来。在上帝面前,谁没有罪孽?在沙皇面前,谁没有过错?”

    “我看,还是把她打发走的好。您能不能跟她丈夫谈谈?”

    “没有什么可谈的。唉,叶甫根尼·伊凡诺维奇,您这是何苦呢?事情早就过去了,大家早就忘记了。世界上什么事情没有呢?现在还会有谁说您的不是呢?要知道,您可是个有身份的人呀。”

    “不过,您还是去说说吧。”

    “好吧,我去说说。”

    就这样,没了结果。他们可以让那些说闲话的人眼珠子掉出来,当然也可以让他们离开此地,但就被作者不了了之了。

    我就不解作者为何要在那两种结局里选一?答案就是:魔鬼是人性!

      四,现在人如何处理这类问题?

    作者发现或说挖掘出来的问题,只要是成年人都难理解,或绝大多数都正在或已经经历过,也就是说这一问题这一现象这一情感,是普遍存在的,哪或许有人会问怎么就没人像小说中的男主人公那样有所动作呢?我要问你又怎么知道没有呢?小说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现实中的实例无法统计也无需统计,但我更愿相信人们的处理方式远远高于作者托尔斯泰,并且顽强地生存生活下来了。人来世上走一遭,有比爱情性欲更令人值得拥有的东西,我们的亲人朋友,大自然的魅力,科技的进步……

      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现代人是如何处理的?可以远离不遇,可以绝口不提,甚至可以视而不见,心如止水……我不敢说托尔斯泰的思想落后,但非要整出两个这样的结局,只能说是为写作而写,为人们议而写。

    我不敢对大师不敬,只是瞎咧咧。应该说无论哪种结局,托尔斯泰大师还是用了同一段文字为小说作结,只能说明一点:魔鬼就是人性?


                ——21.12.25于广州


*斜文是原书摘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