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於真實的登頂-《珠峯隊長》

如果以紀錄片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或者並不是那麼合格,但要是純粹以記錄的方式來看待,那麼它確實是部感人的電影。

太多類似紀錄片都會着重某一個點進行煽情,進行無限的擴大。在《珠峯隊長》中,卻是用一種很平淡的語調敘述着一件普通人並不敢想的事情。

登頂珠峯。

在電影一開始,就對主要人物的情況進行了介紹。這些形形色色的非專業登山隊的人,都有着共同的夢想,那就是攀越珠峯。

當然,以他們的經驗和體能,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素人。比如其中一個姐姐,爲了能爬山而拼命鍛鍊。另一個大哥是資深驢友。

但是在珠峯面前,他們依舊只有初級的登山者,依舊是素人。他們需要經過拉練,在珠峯隊長,後勤保障的幫助下,才能去攀登這世界之巔。

沒有過多的情感線,甚至沒有過多的成長線。每個人都成爲了一個符號,在自然和自身的意外中,堅持着這一夢想。

在故事中,明明有很多可以擴大的驚險場面。

比如在攀登近乎垂直的冰川時的失足,膝蓋受傷後的艱難,從山上滑落的碎冰,氧氣瓶故障,丟失氧氣瓶,趕關門時間等等。

每一次意外都是在生死之間。

但影片卻極爲輕描淡寫的略過,似乎那些都只是一些小問題,似乎死亡並不是大問題。

在電影中有個畫面讓我印象深刻,那就是最後衝刺的時候,有個姐姐說如果氧氣瓶修不好,自己就會變成這裏的路標。

因爲在這個地方死去的人都會變成路標。

這時,有個也寫,是一個已死的人。那個人身上鮮豔的登山服在白雪中清晰可見。

那一刻,我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生與死竟然可以如此的一筆帶過。就像他們攀登時近乎直上直下的路徑,就像是喜怒無常的雪山與移動的冰川。

任何的問題和困難都可以單拿出來大書特書。但是這裏並沒有,反而描寫最多的是進山前他們虔誠的儀式。

從集合後祭拜寺廟,到開爬之前請求珠峯接受自己的儀式,又到登頂後獻給珠峯的哈達。

在人力、人性、天之間,選擇了天,又或者說是信念。

電影並沒有提這裏面每個人的信念,只是說藏族出身的珠峯隊長對於自然的敬畏,對團隊的負責以及對家庭的愧疚。

但是每個人都遵循了隊長的儀式,遵循了流傳已久對於自然的敬畏。

在他們看到雪崩吞沒一個後,經歷攀登時狂風時,披星戴月攀登中,看到雪山日出後。他們所盼望的不過是珠峯的接納,自然的接納,以及自我的堅持。

在登頂的時候,因爲意外,很多人心態開始崩潰。這是生與死,真實與信仰的考驗,也是自我的考驗。

每個人攀登珠峯的目的不同,有的是爲了證明自己,有人是爲了去世的母親,有人是爲了家人,更多的是心中的一個夢。

如果說電影前面都是以一種過於零碎,真實的方式來記錄了這場生死攀登。

那麼結局部分則是帶有些虛無主義的色彩。

那就是這次攀登後,對他們的生活有什麼實質改變嗎?

並沒有。

徒步穿越沙漠的人仍在穿越,困於生活的人並沒有解決。人們都在繼續做着自己的事情。生活並沒有因爲一次登頂而發生徹底的改變。

似乎一些是毫無意義的。

但實際上,真正的意義只有他們自己明白。

看似每個人都沒有獲得成長,但這纔是最現實的人生,最現實的生活。

走過多少路,去過多少地方,並沒有預想的那麼重要。

旅行,旅程,即使是生死之旅,也很難真正改變一個人。

並不是去過什麼地方,自己就能怎麼樣。即使是差點付出生命代價攀登的珠峯,登頂後所面對的依舊是日復一日的生活,依舊是那些瑣碎,依舊是曾經的事情。

不同的是,自己經歷過了。

經歷過了,有時候就已經足夠了。

其實就像是很多年前,有些人總在鼓吹旅行能夠改變一個人。

實際上,短暫的逃離並沒有任何的用途,當回來的那一刻,一切又將如前。

但這一切又並非是沒有意義的,經歷過生死,才能從另一個角度看待生活。爲了夢想不顧一切的堅持過,才知道自己可以如此的堅持。

有時成長不必那麼明顯,有時改變不必讓每個人都看到。自己的夢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堅持也只有理解。

從這個角度而言,《珠峯隊長》依舊是很值得看的。

雖然沒有那麼多的跌宕起伏,驚心動魄,潸然淚下。但是這樣淺淺的筆調勾勒出的畫面,也已經足夠打動人。

因爲它足夠真實。

現實生活中並沒有那麼多的戲劇化起伏,更多的是令人嚼之無味的平淡。即使是曾經波瀾壯闊,最終也變得雲淡風輕。

那麼最終留下來的是什麼呢?

或許是珠峯上的哈達,又或者是定格在某一刻的記憶。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畫面真的好美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