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套了名字就可以被稱爲魯迅宇宙-話劇版《狂人日記》

在看之前,我一直對魯迅宇宙感到好奇。

在看的時候,我發現魯迅宇宙只是個噱頭,甚至於有些好笑。

如果把臺詞中人名什麼的進行替換,那麼也絲毫不會影響這場《狂人日記》。

以下略有劇透。

我看的這場已經是刪減改動版了,沒有了第一幕的念日記,而是用主演的個人表演緩慢的帶入氛圍。

但是!

在提到三十年沒有見了以及月亮的時候,我第一個想到的是這裏面還有閏土啊,猹呢。

腦中就亮出了月下銀項圈閏土插猹的畫面。

導致了第一次走神和笑場。

這很不應該吧……

之後就是狂人內心的探索,痛苦,懷疑,掙扎了。

不得不說,新媒體技術的應用讓戲劇走向了多樣化表現。舞臺,錄像,還有我最後也沒有琢磨出的激光立體影像技術,確實是可以帶來一種新的,跨時空的多元體驗。

在行進的故事裏,投射人物內心。三片顯示技術半包圍的梯形舞臺帶來一種漫畫式分鏡。每一片都顯示不同的內容,影片,背景,結合舞臺人物的表現,以及出色的音效。

所帶來的浸入感確實是超越了傳統舞臺。

尤其是狂人在桌子上寫字,同步到後面顯示的時候。我還在思考這是錄像還是實時投影。

也可能是太久沒看話劇了,對新技術缺乏瞭解。

但是通過這種多媒體交互所營造出的氣氛,以及其中的象徵意義,可以充分的彌補這部劇最大的問題。

劇情與人物設定。

打着魯迅宇宙爲旗號,不應該是就提幾個人名,敘述幾個情節。更應該是進行更深層次的串聯與挖掘。

劇中所提到的無非是《吶喊》《彷徨》這兩部小說集的內容,那麼《故事新編》呢?

做人,這個主題既然進行了貫穿。那麼《故事新編》中那些沒有脫離人性被稱爲神仙的人物,是不是更可以有些代表性呢?

人物設置中,有深愛弟弟的哥哥,溫柔的嫂子,吳媽是個伶俐聽話的小姑娘。那麼是不是可以再豐富挖掘下呢?

嫂子的音樂課,和前面佃農和哥哥的談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魯迅所描寫的黑暗人性。

但是在後面的時候,嫂子和哥哥又變成了善良的化身。哥哥是正,正常人的化身。嫂子則是猶豫與糾結的溫柔天使。趙老爺,佃農的惡與善也沒有體現出來。

魯迅人物最大的特色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每個人物身上都有着可恨與可悲,與可愛。揭開時代的傷疤,去剖析人性,黑暗的人性,黑暗中人性的光芒。

在這部劇中,都被輕描淡寫的略了過去。能看到的是狂人病態的呻吟與發發做。

狂人的狂,應當是建立在衆人皆醉我獨醒上,是在這個冷酷的社會之中。他看起來像是癲狂的神經病,實際上確實唯一清醒的人,唯一看透的人。

這就需要配角進行對比了,那些道貌岸然被稱爲正常人的人,他們纔是真正病態的,纔是真正的喫人者。

哥哥,嫂子,佃農,趙老爺甚至於長工,醫生,吳媽,學生都該是如此。

但實際上,卻沒有得到體現。

看到的就是狂人自己灑灑水式的矯情犯病,以及周遭人的理解包容。

這與一開始影片中,大家都在笑話他的樣子完全不是一條線啊。

人物都處理的過於善良,讓狂人失去了本身的力度,也讓他內心掙扎成爲了小布爾喬亞的文藝病。

雖然主演很賣力,但缺少對比,也就缺少了力量。

這個讓最後救救孩子四個字,缺少了力度。

甚至於這部劇完全可以改個名字,不叫《狂人日記》。改叫《一個文藝青年有打算去死》,也可以。


尤其是在代表傳統的哥哥,代表着想要去接受新思想的嫂子寵溺的包容下,看了不少外國書籍的狂人像個孩子一樣的鬧。

總覺得似乎缺少了力度。又或者說是發狂的動機。

發狂是因爲現實與理想的割裂,是因爲良心與所處環境的衝突,也是因爲看破看透卻無法改變的無力。在掙扎探索後,得出瞭如今的成年人們已經沒救了,他們已經被喫人的社會同化。

救救孩子。

因此,要救救孩子。

不僅是因爲孩子要被喫,更是因爲不要讓孩子也成爲喫人者。

當然,除此外的話,都還是不錯的。演員表演,音效燈光,還有舞臺設置都很好。尤其是那三塊大屏,好想了解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