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經典致敬——話劇《龍鬚溝》觀後感

5月23日是全民藝術普及日,這一天,北京人藝在網上直播了經典話劇《龍鬚溝》的演出。感謝朋友的告知和偉大的網絡,遠在南國的我沒有錯過這場藝術盛宴,雖然觀劇的環境十分“惡劣”:只有幾寸的手機視頻還不時要應付孩子們的各種需求,不過好歹是看到了最後。雖然看的十分潦草,心中竟生出些許感觸,不由得記錄了一下。

首先是羨慕這部話劇強大的演員陣容。因爲是在屏幕端看劇,演員的表演在近景拍的時候,可以看的十分清楚。那幾位主角的表演,我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爐火純青。特別是那幾位主角的演出讓人過目不忘,十分感嘆!比如演程瘋子的楊立新,真真正正把一箇舊社會受壓迫到精神都不太正常的藝人在新社會是怎樣煥發出新的生命的轉變表現的淋漓至盡。特別是當民教館要邀請他去唱一段,他琢磨着唱什麼。有一天早上,鄰居們都還沒起來,他就在院子裏,擺了張桌子,自個練了起來,他唱一句自己又否定一句,真真正正把一個受壓迫多年視藝術爲生命的藝人形象的內心演活了。當他發現自己剛纔的行爲被趙大爺和程娘子看見了,又不好意思到想找個地洞鑽進去一樣。我只能說,演絕了!看到這裏,估計很多人會笑,笑中還會有淚!人生誰能一帆風順?從逆境中的不易到順境的轉變,估計很多人都有過。何況,這一段楊立新絕佳的表演更能打動人。

這部經典作品除了主角的表演到位以外,哪怕是隻出場幾分鐘的演員都演的非常到位,真正是在舞臺上一站都是戲。這說明的是北京人藝整個的演員水平很高,這裏原本就是全國最優秀的話劇演員的集中地之一。就這一點,很多地方院團是比不了的。

其次,對劇本的再創作是這部劇煥發青春的又一個原因。《龍鬚溝》是北京人藝第一部經典劇作,上個世五十年代由著名的導演焦菊隱第一次導演。該劇編劇爲老舍,以一條臭水溝旁的貧民窟爲舞臺,講述居民們在新中國成立前後的不同命運,體現了新中國人民至上的中心思想以及人民對黨對政府的擁護和熱愛。

此次放映的版本爲2009年顧威導演重排的《龍鬚溝》。雖然是十二年前重新排的經典劇目,但在今天看來仍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這一版本也是在原來劇目的基礎上進行了再創作的一個版本。從這一點看,北京人藝有一個很強創作班底,它對經典的這種傳承和發揚也做的非常好。曾經看過一篇講人藝怎樣整理保存藝術檔案的文章,講的就是人藝對藝術檔案的保護很重視,而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管理經驗。從《龍鬚溝》這個劇來看,他們確實做的很好,正因爲如此,再加上一個強大的劇本創作團體,他們的經典劇目才永遠煥發出青春的光彩。

最後想提的是這部劇的舞美。這樣一部經典和偉大的作品,它的佈景和舞美並不複雜,好像只有一個可以轉動的舞臺,一邊是龍鬚溝旁邊住着四戶人家的小院子,另外一邊是院子裏外邊的一個茶館,就這麼簡單。這也給現在很多譁衆取寵,搞得四不像的某些作品提了個醒:外在的光鮮亮麗固然重要,但一部經典劇目更應該注重的是作品的內涵,也就是那些能夠直擊人的心靈的東西,也只有這些東西才具有永恆的藝術生命。

我注意到,有很多網友都觀看了這部劇,我看到的最多的數據好像將近十萬人,很多網友留言,基本上全是好評。可見這部經典劇作的受歡迎程度之高。說實話,作爲中國話劇藝術最高水平的劇團之一的經典劇目,真心值得一看。

末了我想說的是希望這樣經典劇目的直播能夠多一些,能夠惠及到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來感受這種經典藝術的魅力,從而整體的提高我們的話劇演出和鑑賞水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