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利他心

我記得之前在企業裏負責招聘的時候,公司對員工是否是獨生子女有些在意,用人單位傾向於聘用非獨生子女家庭的員工,其實多半是從便於管理的角度去考量,比如獨生子女因爲從小獲得相對更多的照顧,會不太容易有利他心和同理心,比較容易從自我的角度出發去思考問題。這雖然不是絕對的,但對用人單位而已,概率性的問題也會增加用人成本。

現在普遍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比較多,即便是二胎三胎的家庭,我們想象中可能是孩子們會互相照應,其實也有可能是互相爭寵。所以在物質條件相對較好的現代社會,培養孩子們的利他心,公德心,感恩心就變得尤爲重要。俗話說,儉以養德。當物質相對匱乏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從集體主義的角度去思考,有大家纔有小家,互相會更多的體恤照應,因爲脣亡齒寒,大家都是相互依存的。而現在,個體的獨立性越來越高。分工的細化導致大家都各自爲政,也越來越個人化, 很多的需求通過交易達成,對人交往的依賴相對減少了很多。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從集體走向個體,所以人們也會更多的考慮自己,更少的考慮他人。

老祖宗教我們的道理,被稻盛和夫先生總結得極是:極致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

如何培養孩子的理他心

1.言傳身教

其實利他心到底是不是需要培養的?這個問題。

因爲一個心,是發心,是生髮出來的,當然不是學出來的。

我們可以學習謙虛勤奮,可以學習積極勇敢,但我們似乎無法學習善良,因爲人之初,性本善嘛。所以培養孩子的利他心,更多的是孩子從父母的言傳身教中得來的,孩子們可能不會聽你怎麼說,而會看你怎麼做。

孩子們並不會因爲父母說這個是好的,就去做,而是看到父母或身邊的人這樣做了,有可能他都沒用去思考判斷,就不知不覺的沿襲下來。

在我家中,我覺得我的外婆是個非常善良寬容的人。幼年的時候因爲媽媽是單身母親,所以我一度由外婆撫養,外婆給我講故事,哄我睡覺在我幼年父母不在身邊時帶給我安全感,她從不吐槽我父母的任何一方。這是留給我最大的體面。她總是教導我要理解我的父母,對他們好。她從不像別的上了年紀的人那樣,買菜的時候總是要還價,挑挑揀揀要選那些最好的。至少這一點被我學來了。她的話和藹和樂觀對我和我母親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我想說,培養孩子的利他心,一定是要靠言傳身教的。

2.集體主義教育

我的父母,是從大集體時代走過來的,中國走社會主義發展的道路確實非常獨特是幾代領導人和人民的共同智慧。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流傳下來的傳統往往是集體大於個人。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在學校,我們都要多多的強調這一點。這能讓孩子樂於爲他人貢獻。

比如,爲了班級榮譽犧牲個人的利益;爲了給他人帶來方便,自己早來晚走,樂於助人,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同學等等。這些小事都可以被渲染,被表揚和鼓勵。把一些對的小事放大,讓更多人看到,傳遞這樣的正能量,就會在集體中影響更多人。

而家長們在平時也是一樣。有時自己對他人的照顧和付出,會給自己和孩子帶來不便 ,用孩子們能夠感知的,告訴他們這樣對他人的照顧,我們在克服困難時都會感覺更有動力。

我單位的停車位有2個,我本來用的是單位樓下的,另一個停車位是因爲照顧後來的另一位老師租來的,在對面小區。之前因爲那個老師腳趾受傷了,我就主動把樓下的車位讓給她,自己則帶着孩子每天很晚下班後還要去對面小區取車。一開始是非常不適應的,孩子們也很崩潰,趕上疫情那些日子小區封門,路上就得多花15分鐘,孩子們也會問爲什麼,我就給他們講了爲了方便他人。我們自己跑跑就習慣了,於是我們也每次苦中作樂,路上跑步比賽,看風景,賞花賞月,不亦樂乎。

人們做事總是需要意義,利他就是很有意義的初心,能夠讓人感到存在,價值,開心,振奮。

3.培養共情能力

我們之所以能夠換位思考,急他人之所急,給他人之所需,首先就需要我們的共情能力。我們最初的共情能力來自我們的鏡像神經元,而大腦有一個特點就是偷懶,我們越不用,那部分能力越會退化,越用就越強大。

共情能力需要從小培養。我們之前看到過一個視頻,幾個剛會走路的小嬰兒們在一起,他們會互相看看,然後彼此微笑、擁抱。那畫面真的很溫馨美好,像一羣雪白的小天使聚在一起歡笑。

視頻:四個小寶貝相互擁抱,溫馨有愛。

我們最怕的是祖輩式的教養:孩子跌倒了,就怪地不平,還要打回去,罵回去。磕痛了還要怪桌子。這些都是給孩子轉嫁他的負面情緒,而沒有給到認同和接納,所以孩子對自己的情緒也不認同、不接納,從而事事都怪罪他人,逃避情緒和責任。

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所做角色扮演的練習,換位思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孩子在有趣的活動當中更能體會到理解他人和利他的好處。

極致利他≠委曲求全

其實極致利他也不要走極端,要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有正確的價值觀和自我認知。這一點很重要。

愛滿則溢,真正的利他心是自己感覺到愛與被愛,內心中充滿愛想要表達,想要讓外在世界更好。而不是通過利益交換,利益最大化的設計得來的。也不是爲了委曲求全,爲了能被接納而被動的放棄退縮。讓孩子在失與得中平衡,發心很重要。

舍,予,換來的是舒。讓彼此舒服,是最好的尺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