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他人的幸福

一進入電梯,發現之前的一位女性朋友,她住在其他棟樓,怎麼會提着垃圾,出現在我這個樓層?一問,她回答得很是爽快:我離婚了,和閨女住在這裏,租的房子。哦,難怪經常在樓下碰到你閨女呢,你兒子還和我兒子分在一個班兒呢。她似乎不太清楚這一點。可見,這婚離得很決絕。

對於離婚她回答的很坦然,許是她知道我的工作,見得多,不至於大驚小怪。想想我之前在登記處,聽了多少離婚故事,我似乎很容易令他人敞開心扉,然而,我自己遇到困擾時常常習慣獨自面對。我羨慕認識我的人可以在我面前那麼坦然暴露自己的隱私,然而我卻缺乏這個能力。

她其實錯了,我一聽到這個消息,很是大驚小怪。我原本對她的假想是:她怎麼那麼會生?老大兒子老二女兒,女兒那麼漂亮,家裏住着個複式,婆婆能說會道,看她的朋友圈挺有生活氣息的。怎麼會離婚?但我沒問,她扔完垃圾就去跑步了。有天早上看見她穿着短袖,在樓下看手機,這明明是秋冬季了,她那沒有塗粉底的臉,像是沒有洗漱,就去跑步了。可她的朋友圈兒那流利的英文,那白而瘦的臉.....一種極其積極美好的生活方式。而我萬萬不敢不施粉黛出門,別人說我皮膚真好,我卻很坦誠的說我塗了粉底。

我突然意識到,我們很會在朋友圈兒展示一種高級感的生活,其實私底下可能是一地雞毛。就像我有時看伴侶萬萬不順眼,雖不在朋友圈兒秀恩愛,但也會某人某人的拉出來展示一下自己的滋潤生活,可其實喫一次日本料理不得多心疼,一千大洋瞬間就被生魚片幹掉了。花了這麼多,在朋友圈找找存在感也算解解恨。當然這不絕對,有時它是記錄生活的一種很好的方式。

殊不知真正厲害的人兒是基本不髮圈兒的。她不需要假想的存在感。然而,我需要,我弱弱地想。

有天和主任聊,那基本不發朋友圈的人兒,卻在全國各地很多地方有房子,十一可以和伴侶去長城腳下住高級酒店;另一位主任從不髮圈兒,卻去看望澳洲讀書的閨女,喜歡在那裏看各種展,讀英文原版書;還有一位朋友,在美國定居,住着大房子,基本見不着她在朋友圈的蹤影......

所以,有種感覺:真正過得好的人不在朋友圈,它是給一撥脆弱的在現實中存在感不足的人兒準備的。我哭。

我們也許很會假象他人的生活多麼美好,通過他們展示的一些支離破碎的片段。殊不知每個人都是冷暖自知,上帝沒有多偏愛誰,“心不喚物,物不至。”他有他渴望了,他沒有他不想。一切都在平衡之中。

所以,打破我的想象,專注於自己的夢想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