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談木心 | 文學之外,再談談寫作的那些事

如何用文學記錄生活所聞?

一直在探尋這個問題,嘗試過多種方法,始終不得解,不得不半途而廢。在與生活之間,始終橫亙着文學這道梁,跨不過去也走不下來,附加着難以剔除的撕裂感。

這道題真的無解嗎?那倒不至於,古往今來能夠和文學搞好關係的比比皆是,例如木心先生。在他的文字世界裏,能夠讀到精緻,此岸咖啡館的氤氳香氣順着書縫就能飄溢出來;能夠閱讀到童趣,在庵觀裏看到少年的天真爛漫;能夠讀到雅緻,在烏鎮的老屋裏還可以翻出跌宕趣事。

總之,閱讀木心先生的文字,輕鬆而有生活畫面,是統一的,是和諧的,是文字與畫面誰也離不開誰的。那種閒散雅緻,無論是談論古屋,還是寫實生活片段,抑或在異鄉的描寫,趣味躍然紙上,恨不得也想加入其中。

正如哈代所說:多記印象,少談主見。淺淺地思考一下,應該就是多觀察生活,記錄有趣的事情,那些宏大高遠的觀點該掛起就掛起吧,沒人感興趣。試想一下,有人結束一天的工作,打開書本,字字句句不離觀點主義,閱讀的興趣陡然全無。所以,要寫就寫寫關於生活的,少談似是而非的觀點。

書名:木心談木心 作者: 木心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豆瓣評分:8.0 出版年: 2015

要做到這一點,木心先生在《木心談木心》一書中淺談了一些,今天看了看收穫頗豐。在進行寫作的時候,我們不妨借鑑一下,這樣就解決了文學與生活的割裂感,讓記錄自然流淌,隨心所欲地進行表達。

1、寫作不要太“老實”

這裏不是教大家耍滑頭,寫作進行編造的,而是學會適度取捨,讓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事情符合你的文章創作。並不是說生硬地取捨,而是在洞察生活之後的取捨,如此的話,你就對你的觀察或者思考就有了新認識

2、文章開頭要破題

在打算寫一篇文章時,全部的精力就要貫注在頭一句,這就是“破題”,容易更直接表達你的想法。用這樣的寫法,就要喫得準,然後寫下去。例如在《S.巴哈的咳嗽曲》中,開頭直接寫道:冬夜(大雪之後)。預示着後面的故事發生在這個冬夜之後,開門見山,想說的幾乎都告訴你了。

3、給確定加點“不確定”

在寫到具體的數目時候,不用那麼寫實,前後加個大概其範圍即可。讀者在閱讀的時候,注重的是故事整體範圍感,而不是具體的數據。附加一些概數,留有思考的空間,不至於節奏感過於緊湊。例如,在《九月初九》這篇文章中,木心先生就寫到:在所謂“三百篇”中,幾乎都要先稱植物動物之名義。句中就加了“所謂”二字,擴大了範圍,襯托出後面敘述更加真實可信。

4、轉折要自然

前後的敘述,在邏輯、語氣、表達上都要統一,過渡也要自然,和麪對面聊天一樣。不能上一句在講存在主義,下一句就談到了量子糾纏,那是斷然不行的。同樣在《九月初九》這篇文章中,前面講到漢賦,講述完畢,語氣可以停一停,自然而然就可以轉到唐代。

5、細節描寫要到位

文章中關於細節描寫自然少不了,這是最吸睛的部分,也最能夠引起讀者共鳴的部分。這麼多年了,我們依然對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念念不忘,就是因爲細節中流露真情。木心先生在細節刻畫中也提到了,不要過多鋪墊,最好一下子把細節帶出來。例如在《散文一集》中寫到:在第四家找了一張臨窗的小板桌,後窗,窗外污黑的雜物堆得只露一塊手掌般大的天空。不要什麼“找到第四家,在後窗邊找到一張小板桌”,直接寫就好了。

6、寫起來要連貫

在寫作的時候,要注意“連貫”的問題。這裏說得連貫,不僅是語義上的連貫,更是意向上的連貫。所以,不要真的老老實實去找意義的連貫,學會表達意向上連貫。比如,連用三個“而”,有種粘性,更加強化了意向上的連貫。

人類曾經像尊奉王者那樣地敬愛麪包師,而羅馬人之所以自豪,他們只要有演出和麪包,而法國人之所以比羅馬人更加自豪,他們只要演出不要麪包,而人類全都曾經像嚴謹的演員對待完整的劇場那樣對待生活。

7、不要把“你”放進去

比起以“我”的視角去講訴,以第三者的視角講訴更加來得真實自然,能夠爲讀者展現應有的故事或者畫面。不要真的把“你”放進文章裏去,要學會解數分明,讓情感在詩內或者畫外,都綽綽有餘。

以上,就是翻看《木心談木心》時的一些新發現,談不上寫作的獨門祕籍,但是這樣的常規操作帶來了不少新的啓發。曾經藏在角落裏的一本書,撣撣灰塵,翻開看看,也能博得會心一笑。

正所謂開卷有益,生活也要時時打開,才能時時常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