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看過的書轉化爲生產力?

許多小夥伴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


爲什麼我讀了很多書,卻留不下什麼東西呢?

我覺得主要就是這三個環節出了問題:


①沒有將書本內容變成有效的信息;

②缺乏大腦思維的參與,沒有將信息嵌入記憶裏;

③缺乏行動,沒能在實踐中鞏固知識。


那如何將看過的書轉化爲生產力?


分享三個小方法:


001 寫行動清單


不能只是做普普通通的讀書筆記,因爲這樣的思考深度不夠,過一段時間,我們很可能就忘得差不多了。


貓叔說,寫讀書筆記要寫踐行清單,這樣你不僅要思考哪些內容是自己用得上的,還要去琢磨自己能怎麼用,接下來該怎麼做,效果自然好很多。


002 用,纔是更好的讀。


如何更好地“用書”?


①重複讀,多讀幾遍,1本好書讀100遍,勝過讀100本書。


②讀的過程中思考怎麼去用,還要真的去用,且努力做出成績。


③寫出來,或者說出來,分享給更多人。


這兩年,我就是按照這個方法去踐行的,遇到一本好書多讀幾遍,並且思考如何去用。


比如李笑來老師的《財富自由之路》這本書,我就看了至少5遍了,並且經常在公衆號和社羣進行分享。


把書中對我有感觸的內容分享黑大家,而且也分享我對這本書的踐行心得。


比如我是如何寫作的,我是如何通過這本書買基金的,我是如何鍛鍊元認知能力的,等等。


並且還通過踐行這本書,拿到了一些不錯的結果。


003 緊盯着自己的“改變量”


周嶺老師說,從權重上看,閱讀量<思考量<行動量<改變量。


閱讀僅僅是最表層的行爲,最終的目的是通過思考和行動改變自己。


就像你讀了一本關於冥想的書、懂得了冥想的一百個好處和一百種方法,但從來不練習,遠不如你只懂得一種好處和方法但能每天持續冥想10分鐘。


只要緊緊盯住“改變”這個根本目標,很多閱讀障礙就會立即消失。


比如我們根本不用在意自己讀後記住多少內容,即使整本書都記不起來了也沒關係,只要有一個點、一句話觸動了自己,並讓自己發生了改變,這本書就沒有白讀。


自我感覺還是一個比較注重行動的人,在社羣裏面,我也經常提到行動爲王,聽完了課程,學到了知識後,一定要去實踐。


目前我每看完一本書之後,都會寫讀書筆記、寫讀後感、梳理文章重點、歸納總結、輸出一篇書評,最重要的一點是至少列一條行動清單。


並且馬上就要去做,執行“72小時定律”,也就是三天之內必須要去執行,否則過了72小時後你就再也不會做這件事了。


比如我看完《小狗錢錢》後,開始每天寫成功日記、列夢想清單,養成儲蓄和記賬的習慣,慢慢培養會下金蛋的“鵝”,一點點把她養肥,儘量不去殺她。


比如看完《了凡四訓》這本書之後,就列了行動清單爲“日行一善,極致利他”,記錄自己做的每一件好事,漸漸明白了助人真的可以讓自己也快樂這個道理;


比如看完《哪有沒時間這回事》,裏面提到了早起倒逼早睡,徹底解決失眠問題,第二天我就嚴格執行早起,以前7點起牀,現在提前到6點起牀;


比如看完《晨間日記的奇蹟》和《好好學習》兩本書後,就開始堅持每天寫九宮格日記和反思日記,到現在已經持續寫了800+天;


比如看完《從零開始學寫作》和《學會寫作》等七八本關於寫作的書籍後,開始堅持每天寫作,從每天200字開始,到現在可以輕鬆寫下2000字。


練習寫作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開始寫,每天寫,持續不停地寫,因爲只有開始寫了纔可能提升寫作能力。


就如曾國藩的“結硬寨,打呆仗”策略一樣,所有能力的提升都是一天一天的慢慢進步,沒有什麼捷徑。到目前爲止,公衆號寫作已經日更630+篇了。


比如看完《人生效率手冊》和《奇特的一生》兩本書後,我就立馬買來時間軸手賬本,開始每天記錄自己的時間開銷,就像對待金錢一樣對待時間,知道自己每一個小時的去向;


還有很多很多,這裏不再一一列舉。


總之,道理都是“空頭支票”,改變纔是“真金白銀”。


讀書就是爲了改變。


最後,總結一下


要想將看過的書讀出生產力,一定要注重閱讀後的思考和踐行。


其中,這個踐行可以把書裏的內容講給別人聽(後來知道這是所謂的費曼學習法)。


最好的踐行是拿來改造自己工作生活以及身體和精神。


書裏的東西終究是別人的,自己消化使用的纔是自己的。


所以,讀書只是我們思考的起點,真正的讀懂,是結合自身實際,理解、堅信、持續踐行,並做出成績,拿到結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