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盛实衰”的讨论

这次的二十大报告,从最早的3小时缩短到了1小时50分钟。作为一个14亿人口大国的领导党,足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以上率下的知行合一。

向三省吾身迈进

最近在学习《传习录》,本来是觉得自己是读不懂的,但每天有人带着读,感觉越来越好。

一是有好的学习氛围。每天浸泡在“听早课、学财商、致良知”的环境里,学习起来特别轻松。

二是经典确实值得一读再读。很多以前不懂的或者一知半解的,经过共读,有豁然开朗之感。

三是每日作业就是覆盘。很多时候觉得听懂了,一看作业傻眼了,回头再听,查找资料,加深印象,居然不费力的做到了“一省吾身”。

如果,再找一下自省的事,早上站桩或冥想,可以算是“二省吾身”,但确实还没有形成习惯,最近微习惯打卡,也是时断时续。看来,要做的“三省吾身”,还得再养成一个习惯,那就开始恢复每天三件事打卡总结吧。

文盛实衰的学习感悟

所谓文盛实衰,是王阳明的弟子徐爱在和先生讨论孔子删述六经的原因时提出来的,阳明先生说孔子是因为后世文风偏向于辞藻华丽,一些文章有曲解,偏离了传统的大道和初心。所以才做了这项工作,其中有一些为了凑够篇数或者字数,而偏离了“诗百篇、思无邪”的本源,所以做了删述。

阳明先生将这种情况称之为“文盛实衰”,追求华丽的辞藻和详细的描述,忘记了传达先贤的思想,甚至对后世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结合最近公司开会的情况,发现也有“文盛实衰”的现象,可见“天下没有新鲜事”。

第一种情况是下级经营者向新来的领导汇报工作时,开口说道“尊敬的xx总”,新来的领导听着不舒服,要求不要这样开头,但仍有乐此不疲者,不知是积习难改还是真正的尊重?其实仔细想想,对于自己人何必要“尊敬”,我们对于外部的重要领导或者客户如此称呼是为了表示尊重,对于内部的领导,真正的尊重,就是认可其治企理念,做出业绩来,而不是口头上“尊敬”,实际行动起来却是阳奉阴违,哪有尊敬可言。

第二种情况是,在信息报道里称呼领导之外,不能用“重要讲话”的用语,对于企业来说,领导的讲话到底有多“重要”,对领导的意图真正理解了多少呢?

第三种情况是在汇报业绩情况时,没有完成指标,说出现了负增长,难道还有正增长,那么什么是“增长”呢?难道说,“第一”和“倒数第一”都是第一吗?人的大脑可分不清“正增长”和“负增长”,觉得都是增长,那这么说是想欺骗领导,还是要骗自己的大脑,对出现的问题视而不见。

第三种问题是凡是汇报,必需要做出PPT,或者做出几个方案,以方便领导决策。是内卷还是为了服务好领导?亦或是文牍主义。最近我起草了一个很短的文件,结果执行的不好,问了一下情况,结果大部分没认真看,还有一部分理解错了,是不是真的像某些人说的“没有写透”,实际情况是,大家没有时间看,因为要报的东西太多,以文件落实文件,以写出来代替干出来,就让文件越来越长,美其名曰“写透”,但真正对基层有什么指导意义?还不是按照“看书看皮,看报看题(标题)”的原则来理解。

有人说,提高理解力和领悟力要做到“只字不差的阅读”,长篇大论,谁有时间认真阅读?本来就有很多信息需要处理,人的精力和心力都有限。

凡是以上种种,都是因为“文盛”而“实衰”,这就是阳明先生批判的用华丽的词藻掩盖事实真相,让真理和大道不便于传播,古有孔子删述《六经》,今天的文牍主义盛行,也要考虑“文盛而实衰”的情况不要再出现。

在这样的信息时代,写作也要以短文为主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