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古戰場“石亭”之時思寺前生今世‖安徽潛山傳統文化彙編(33)

時思寺遺址位於潛山市源潭鎮鬥塘村大塘村民組。G105線1335碑與之相去4公里。因時思寺與三國古戰場“石亭”有密切關聯,又因其遺存文物規制較高,人文歷史厚重,是古皖文化又一遺存地。幾經探訪和查閱史料,嘗試整理成篇,期待發掘出具有連續性記載的文史資料來充實三國古戰場厚重文化,以資高明之士重新校點存些佐證。

一、史載時思寺文字摘錄

明天順間《直隸安慶郡志》載:皇化山時思庵,在治東五十里。元大德五年(1301年)洪通禪師創。洪武元年(1368年)僧宋文重建。

明正德《安慶府志》、明嘉靖《安慶府志》皆載:時思。在縣東五十里。元大德間創,國朝洪武間重修。

康熙六十年《安慶府志》載:時思寺,在縣東四十里。元初,在報龍河,有四顧墩,墩上有祈雨古臺。

民國九年《潛山縣誌》載:時思寺,在玉照鄉,縣東四十里報龍河,有四顧墩,墩上有禱雨臺。元大德創。

1989年《源潭區志》載:三妙鄉境內有時思寺(元,大德建,時思村內,建國前廢)。同期《潛山佛教史話》載:時思寺,元大德(1297~1307),縣東40裏報龍河,三妙時思。

二、時思寺寺名寓意,“石亭”記載

“時思”寓意:自古至今當地人口授相傳,“時思”二字取“時時思過、時時思錯、時時思傲”之意。以此警醒世人。

元大德五年(1301年)洪通禪師創建取名時思庵,明洪武元年(1368年)僧宋文重建。明正德後府志顯示爲時思寺。

“石亭”記載:“亭”,秦漢時期有十里一亭,十亭爲鄉,亭有長。漢高祖劉邦以亭長出身。“石亭”一名早於公元228年。“石亭”一名見《三國演義》第九十六回“孔明揮淚斬馬謖,周魴斷髮賺曹休。”之曹休遭伏擊之地。《三國志》魏書九曹休傳“……太和二年,帝爲二道徵吳,遣司馬宣王從漢水下,休督諸軍向潯陽。賊將僞降,休深入,戰不利,退還宿石亭。軍夜驚,士卒亂,棄甲兵輜重甚多。……”的記載。

三、時思寺創建傳說

1.《古皖文化資料》潛山文史資料第七輯有文,標題爲“石亭遺址今何在”,作者王向華記敘:“民國32年(1943年)以前,時思寺大佛殿前邊土墩處有一“土地廟”,廟側豎壁有一塊約丈高的大石碑,碑文字跡不清,若認真觀看還能認出“石亭記”等字樣。此碑系後人爲石亭而鐫刻。元大德年間,僧人創建時思寺時由石亭畈廟搬移豎之。民國33年冬三妙鄉公所遷入時思寺,時任副鄉長黃國良敦促民夫築圍牆取土,無意間將碑塊弄倒,隨即裂斷。民國34年冬斷碑失蹤。1980年經有關方面多方覓訪,查明系當地人於解放前將斷碑搬回家裏做了豬圈底子,斷碑字跡已無。”

以上文字證實,作者沒有找到明天順《直隸安慶郡志》的記載。

2.本人於2021年8月8日、21日、22日三次覓訪,得徐英智及其妻汪秀琴熱情引導,與當地村民交談,當地人傳言:“時思寺的磚瓦是曹操83萬軍隊,一人一塊磚一塊瓦一個時辰內,從寺之東南鐵凝山嘴搬來,一天一夜做起來的。”這個傳說有“拉皇帝作大母舅”之嫌。曹操83萬大軍是赤壁之戰。再者行軍作戰無暇此事,這只不過是後人找不到根由而一廂情願的結果。但傳說可證實,大德間創時思庵,原庵址或在鐵凝山嘴。究竟是什麼時候,什麼人並主持把時思庵遷至今羅漢墩附近,暫無文字考證。

綜上所述,今時思寺遺址東南鐵凝山嘴曾經有庵,或爲紀念石亭大戰而建。把鐵凝山嘴之時思庵磚瓦及碑遷今時思寺遺址最早應在明末。按方位推測,今鬥塘村大塘組大路旁有十幾平米的名曰“時思寺“小建築,正好位於解放前的時思寺下邊的土地廟位置,也即老廟街之上。

四、鐵凝山嘴的傳說

一直以來,當地老百姓口授相傳:鐵凝山嘴乃三國曹休遭伏擊的主戰場。當年魏軍被困,有一勇將,爲救曹休而戰死其地。時間倉促,就地淺埋。戰後數年,魏軍再來此地,挑選南北向一道長山崗的山嘴處,重新用石條砌牆安葬當年戰死的將軍,並用很多生鐵水澆鑄墓地。自此而後,這個山嘴就一直叫鐵凝山嘴。

還有一說:鐵凝山嘴所葬之墓系曹操一位兒子。查閱史料,這種說法更離譜。

我與友人幾次詢訪時思寺遺址和鐵凝山嘴。當地人說鐵凝山嘴周邊,開山造田或打土方做屋,常見一些稀奇古怪的古代物件,也有銅盆碗碟類,散落很多石雕、磚雕文物。部分古董收藏於市博物館。

五、時思寺僧人

時思庵創建僧人洪通禪師。洪武元年僧宋文重建。自明洪武至清嘉慶前長達數百年間僧人名號無考。

2019年原寺址傍邊出土嘉慶八年《文昌會碑》一方殘碑,碑左下角有僧人名:“一真”。

今人於原址附近建有十幾平米磚瓦建築,門額書“時思寺”,內供孫雲波大師。據當地徐江海(84歲)回憶:孫雲波於1948年圓寂,年齡約50歲。徐江海十二三歲“打擺子”無藥可醫,曾喝過其坐缸內“仙水”並隨即痊癒。1966年10月,孫雲波其坐缸內骨架再次被焚燒並丟棄。孫雲波是附近人氏,幼小出家。傳言,其母曾於寺中討過仙丹,只不過母不認得兒,但兒還認得母。自此見面之後雲波頭痛如裂山,隨之不進食物,一天只喝一碗清水,半月後自坐缸內圓寂。當地人備有慄炭爲其火化並葬寺後。但孫雲波法號上、下無人記得。

根據槎水鎮皁河村大吳寺人講述,又有張維成老先生造訪大吳寺筆記:土改時(1953年),大吳寺僧人俗家名孫了成離開大吳寺,前往三妙時思寺。孫了成在時思寺住持時間無考,離開大吳寺時,孫了成近70歲,同樣法號上、下無人記得。

當地人口口相傳,時思寺最盛時有僧人99。原寺遺址後有土墩,當地人又稱爲“羅漢墩”,說此墩盡是和尚墳。

六、時思寺印象

元大德五年迄今721年,歷經元末、明末及咸豐等戰亂,時思寺屢遭兵燹,且屢有興建。考嘉慶八年(1803年)《文昌會碑》,當地九都徐、沙河徐衆多會友留名,而僧人只有一人,名:一真。這說明當時寺中香火不甚旺氣,全靠鄉紳維持。這一史料同時佐證,200年前此地人煙稠密,地方民俗文昌會活動舉辦有多年,此地仍是高河鋪經育兒至皖城的交通樞紐。

查《源潭區志》,今源潭鎮鬥塘居委會下轄原時思村大塘村民組,其近代區劃變動情況如下:1939年4月三妙鄉公所設在時思寺,所轄10個保:鬥塘、張衝、三妙、時思、朱村、老嶺、大廟、大興、查衝、葉典。1944年7月,三妙、嶺頭兩鄉合併,改爲三嶺鄉,鄉公所設在糖坊嶺,轄9個保(原三妙鄉併爲5個保,原嶺頭鄉併爲4個保)。同年10月又撤銷三嶺鄉,恢復三妙鄉建制。至1949年3月未曾變動。1949年10月1日,廢保改村。1950年3月又置時思、三妙、葉典鄉。1956年3月時思、三妙、葉典合而爲三妙鄉。其後原時思又稱三妙人民公社,三妙鄉。自1939年至1956年,這17年時間時思寺爲鄉級辦公場所。

1962年徐際旵老師從事教育工作首站即時思寺小學。據他回憶,時思寺改爲學校,教室呈四合院式建築,有6位老師在此教書,學生一百人以上。

一次在徐英智指引下,於寺址隔崗一口水塘邊,發現半截無字古碑,放在塘邊幾根大木樁上,唯見邊框有線條。這或者是王向華所說的半截“石亭記”殘碑。

一次與友人同行,發現羅漢墩山崗一水溝旁有一方漢白玉柱礎。現今的“時思寺”前院有漢白玉香爐一對,《文昌會碑》一方,半截無字石板一塊。而院外路邊,漢白玉雕花柱礎或露一半,或露一角。

又據當地人說,寺前稱廟街,街上原有多家日雜百貨店,同時有面坊、肉鋪、掛麪坊等行業。土改時寺中房屋分給當地人居住,這些住戶於1972年至1984年又先後遷出。

1990年後,有人於寺址下邊用土磚砌牆蓋小瓦,佔地面積十幾平方,供有孫雲波坐像。2018年失火,坐像及屋面已爲灰燼。2019年有徐英智在原址募捐主建,改爲紅磚琉璃瓦,新供孫雲波坐像。農曆初一和十五汪秀琴開門迎客,周邊信士前往敬香,其鞭炮聲與之東面“朱大姑”處鞭炮相聞。

七、文昌會碑

立議捐文昌帝君位下會友等,情因昔年我等結成勝會,所積銀兩公置鄭□□貳鬥,實載民畝五畝整,額租稻拾擔零捌鬥。第今會衆聚散不□□將水圍田一契,捐與時思寺僧收租,以爲香燈作會之資,收畝□□田聽僧收召,毋許典當。僧果禋祀不廢,田永聽僧管業,倘僧日後□□會友收租作會,僧不得以捐藉口,所有在莊屋宇,一切各項紙筆公□議單,張佩兩收俱立,領約爲據,恐後無憑,立此議捐,勒石永垂不朽。舉立此議捐,永遠存照。

嘉慶八年二月初四日

立議捐會友:徐席儒、徐觀上、徐生邁、徐楓林、世斌世翰共、徐堯彩、徐生適、徐席聘、張佩巒、徐載華、陳思榮、徐萬選、張佩雨、徐國棟、徐端仁、徐來太、張佩林、住持僧一真。

查民國九年《潛山縣誌》羣祀有:文昌宮,在儒學東,每歲春秋仲月及二月初三日誕期致祭。會友徐堯彩縣誌有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