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钟喜欢的智能儿为何说尼姑庵是牢坑?她是怎样入坑的?

《红楼梦》第十五回通行本回目是“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咱们只说这个秦鲸卿,他就是秦可卿的弟弟,名秦钟,是个十几岁的美少年,和宝玉性情相投。

第十五回,秦可卿的灵柩停在铁槛寺,离铁槛寺不远处有个水月庵,也就是馒头庵。

在那里王熙凤急着弄权,而秦鲸卿忙着追小尼姑智能儿。

本来秦钟因父亲年迈,被委托跟着贾家给他唯一的姐姐秦可卿安灵。

但在姐姐尸骨未寒时,这少年郎却追起了小尼姑智能儿。

话说秦钟趁黑无人,去寻智能儿。其时智能正独自在房中洗茶碗,秦钟跑来便搂着亲嘴。

智能儿急的跺脚说:“这算什么呢!再这么我就叫唤了。”秦钟求道:“好人,我已急死了。你今儿再不依,我就死在这里。”智能道:“你想怎么样?除非等我出了这个牢坑,离了这些人,才依你。”

当然秦钟没有耐心等智能儿出牢坑,马上就求欢,智能儿也不好声张,半推半就,两个少年就越轨了。

好风疑惑的是智能儿为什么说“水月庵”是牢坑,她是如何入这个牢坑的呢?


我们先看水月庵是个什么地方。

宋代诗人范成大在《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中写过两句诗: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意思是:“即使人真的有千年铁门槛显赫和长久的家世那样福禄长寿,最终也就是落得一个土馒头似的坟丘。”

而贾家的家庙就叫铁槛寺,离它不远处便有一所水月庵,因庙里做的馒头好,就起了个浑号叫“馒头庵”。

作者写了这个水月庵里的几个姑子。

其中老尼姑净虚,就是王熙凤铁槛寺弄权的始作俑者,她拉媒保纤,坑蒙拐骗,甚至草菅人命。

中年尼姑智通骗过王夫人,成功拐走了芳官。

小尼姑智能儿深陷情网,最后逃出水月庵去寻秦钟,被秦钟父亲撵了出来,不知所踪。

这样一所庙里,并不是遁世之地,而是上演着勾心斗角,爱恨情仇。

曹公的小说中每一个名字几乎都暗藏玄机,如果说“铁槛寺”寄寓着贾家先人对家族的希望,那么这“馒头庵”最后可能就是埋葬贾家的地方。

智能儿可能是怎样入水月庵的?

明末清初人陆衡指出尼姑出家的原因:“或丧夫,或无子,即有夫有子,而别有不得已,辄忿然出家,薙去其发。”

智能儿不可能因为以上原因出家。因为她出场时,还是一个小孩子,老尼净虚带着她入贾府。

从凤姐的视角写智能儿,说她越发长高了,模样儿越发出息了,那时她正在和惜春玩。

那么小孩子智能儿怎么可能入水月庵呢?

清代著名诗人尤侗也发表过关于“僧尼”的看法,他说:

“今日僧尼,几半天下。然度其初心,愿不及此。其高者惑于福慧之说,下者谓饥寒驱迫,不得已而出此。或幼小无知,父母强而使之,及其中道而悔,无可如何者多矣。”

那么智能儿一定是属于幼小无知入尼姑庵这个类型的,否则她不可能说那里是牢坑。

小孩子如果家世好,像惜春这样的,后来闹着要出家,就算出家后也不可能做智能儿这样的小跟班加打杂工。

像《红楼梦》栊翠庵中的妙玉,因从小体弱,带发修行,求得一个平安,她过得也不是智能儿这样的日子。

那么,智能儿进入水月庵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家贫,“父母强而使之”, 也就是被父母卖到了庙里。

那时候,对于一个穷到极致的人家,把孩子卖到庙里,既为了让孩子活下来,也可以拿一点钱养活其他的家人。

在读《聊斋志异·庚娘》这个故事时,其中有一段庚娘死而复活,尚在棺木中时,碰巧盗墓贼来盗墓。

庚娘害怕他们迫害自己,哀求说:

“幸汝辈来,使我得睹天日。头上簪珥,悉将去。愿鬻我为尼,更可少得直。我亦不泄也。”

可见那时候把女子卖到尼姑庵是可以的。

《庚娘》的故事其实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红楼梦》中的智能儿也可能是被人拐卖到尼姑庵的。

如香菱还是英莲时,也遭遇了拐子,只不过香菱被当作“扬州瘦马”养了起来,待价而沽。(见好风另一篇文章《当《陶庵梦忆》遇到《红楼梦》,用一场梦解读另一场梦》https://www.jianshu.com/p/a78f42d8df0d)而智能儿被卖到了尼姑庵。

《红楼梦》中还有一个女子入尼姑庵的情节,那就是通行本第七十七回中,王夫人信佛,曾留下水月庵的智通与地藏庵的圆信住了两日。

当时,王夫人正对几个唱戏的女孩子不满,这两个姑子就忽悠王夫人,最后成功把芳官、蕊官、藕官带到了尼姑庵,当使唤丫头去了。

从这一点看,智能儿也可能是大户人家的侍女被发落出去的,不过这种可能性不大,毕竟她年龄太小。

不管是以何种方式进入水月庵,智能儿这个少女的青春最后葬送在了这里。

和她求欢的秦钟还是一个少年时也死了。

“铁槛寺”只是一个愿望,“馒头庵”才是贾府的现实,繁华落尽后,最终尘归尘,土归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