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發展史》:歷史上的人口普查和歷代人口數量變化的特點 01 歷史上的人口普查 02 歷代人口數量變化的特點 03 人口發展研究的作用 總結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1年全國淨增人口48萬,僅爲2020年的1/4。實話說,看到這個數據時感覺到非常震驚,雖然一直把人口數量增長緩慢以及老齡化掛在嘴邊,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沒有特別切實的感受。

震驚之餘也產生了一些對於人口數量發展情況的好奇,找了一些相關資料、書籍閱讀,其中就有復旦大學葛劍雄教授這本《中國人口發展史》。

葛劍雄老先生今年已經77歲了,從研究生求學階段就一直專研人口學相關論題,是一位非常資深、也非常有民族氣節的老教授,《中國人口發展史》脫胎於學術專著,是葛教授人口史研究的階段性成果,對於專研人員非常有參考價值,對於普通讀者來說也能讀到不少與人口有關的有趣知識。

01 歷史上的人口普查

古代的統計制度,稱爲“上計”,就是由下至上的一個定期彙報制度。

最早在戰國時期就能確定有這樣的制度了,那個時候行政層級比較簡單,往往是縣令直接向國君作報告,報告中的數據基本上會作爲當時各縣的績效考覈數據。

總的來說,縣令們雖然不是專門去計算人口的,但是因爲多次統計各種各樣的數據,順便實現了常態化的人口調查情況更新。

秦代繼承了戰國時的“上計”制度,之後又延續其他朝代,直到明清時期,各省每年進貢的奏銷冊,都仍然屬於該制度的延續,因此上計制度可以說是貫穿了中國整個古代的。

古代流傳下來的豐富史料,讓後世的研究者們對2000多年間中國人口的歷史背景、人口變化和長期發展規律,可以有更深層的瞭解,但是由於疆域、調查範圍、調查對象的不斷變化,這些數據之間難以精準地進行比較。

而中國真正意義上的人口普查,其實直到到清朝光緒34年(1908年)才正式開始,經過差不多50年,至到1953年才真正完成了第1次全國人口普查,距今其實也不過100多年。

所以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人口學研究,也只能從這100多年的資料入手,其難度可想而知。

02 歷代人口數量變化的特點

小時候看過好多遍的古代大戶人家電視劇,除了《紅樓夢》,印象最深的就是《大宅門》,看起來似乎古人都是多子多福,子孫滿堂的。

而實際上,中國的核心家庭的平均規模,歷來基本上都在5人以內,賈府、白府那樣的大型家族只是鳳毛麟角。古人的平均壽命也很低,三十多歲就當爺爺的也不少。

一般來說,人口持續穩定增長的時期,基本都是自然災害較少、社會較爲安定的時期,例如西漢200年間,人口年均增長率約爲7‰,其中前期數十年間達到10‰以上。

而人口大幅度急劇下降的時期,往往伴隨着多種類型的天災人禍和社會秩序混亂。例如兩漢之間的十多年間,人口驟然減少了約42%。

自漢代到清代的2000多年以來,中國的自然地理條件、社會制度、經濟結構、生產力水平一直在發生變化,但總體來說,發展的速度是非常緩慢的,所以大多數情況下,人口基本上處於一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低增長模式之中。

03 人口發展研究的作用

人口是社會、自然、人類自身三者綜合作用的複雜產物,人口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和人類自身發展的水準。

在以農耕爲主的古代,生產力不發達,一個勞動力就是一個單位的生產力,所以人口數量尤爲重要。

但人口數量,絕對不是社會發展的唯一標準,人口數量的增加也不是社會發展的主要因素或唯一動力,僅僅是人口數量的變化,也不可能使社會產生根本性的進步。

畢竟在不同歷史時期,持有不同思想理念,追求不同的生活水平,處於不同社會地位的人口,對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

西漢末年的人口數量,與同時期的歐洲羅馬帝國相差無幾,但人們在自然條件、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形態上的差別也是顯而易見的。

人口發展是一個延續的過程,但又是不能重複的,不僅人口數量和分佈始終在變化,遷移不斷在進行,就是人口的質量也一直在發展。

即使在一個固定的地域範圍內,人口的數量維持着動態平衡,也不能說這裏的人口沒有發展,因爲人口的質量、人口與外部條件的關係都是會發生變化的。

因此研究歷史人口發展有助於還原真實的歷史,研究現代人口發展有助於理解當前人口發展規律和方向,不同時期的人口研究都有相應的作用與意義。

總結

人口發展史與歷史民族學、考古學、社會學、地理學等多門歷史相關學科都有很緊密的聯繫,對任何一段歷史來說,瞭解相應的人口數量和質量,才能準確掌握歷史的原貌。

葛劍雄老先生撰寫《中國人口發展史》的初衷,就是希望人口發展史的研究作爲歷史研究中的一個細分領域,對中國以至世界的現實發揮其獨特的作用,尤其在人口增長率明顯放緩的今天,特別凸顯其意義。

THE END

我是聶梓吟,分享閱讀,分享快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