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 歲月有回聲

省賽結束之後,備賽以來積壓的各種任務撲面而來,還好長長的十一假期賜予了身體酣睡的機會,還好纏纏綿綿的秋雨留住了奔忙的腳步。迴歸正常生活後的一地雞毛雖無情地將兩個月備賽中的煎熬、快樂、感動等萬千思緒在不知不覺間衝到記憶的邊邊角角,直到被遺忘,但總有一些東西似乎與時間無關,在發生的一剎那,就註定要深深鐫刻在漫長的成長之路上。

高山仰止——“好課”的模樣

如果問我,今年與去年相比最大的進步在什麼地方,我會毫無疑問地回答是講課方面。去年的課雖然也費了很大的功夫,但前方始終沒有“好課”的指引,再加上缺乏參賽經驗,備課匆匆忙忙,錄課慌慌張張,總是顧此失彼,錄出來的課自己都不忍直視。今年師父的加入,在講課方面讓我重拾了信心。

師父是市級名師,雖已年近半百,但寶刀未老,聽到她講課,在職教語文教學生涯中摸爬滾打7年的我才切身感受到身邊語文教師的魅力,吐字歸音、教姿教態、情感把握、備課充分等等,不僅彰顯着一位語文教師的基本功,還流露着那久經歲月沉澱的溫婉大氣與寵辱不驚

今年教學能力大賽的一個變化是增加了一堂45分鐘的課,這個重任無疑由師父來扛。這節課的主題經過團隊協商敲定爲“少平的選擇”,在借鑑普教相同主題教學設計的基礎上,經過兩三輪碰撞,師父理清了大思路,隨後找學生試課。試課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一來《平凡的世界》篇目太長,大部分學生都沒有閱讀,二來中秋假期留校學生根本無心聽課,在這種情況下試課,結果可想而知。

時間緊任務重,然而師父很執着,在學生通過視頻資料瞭解作品的大致內容後,她將這節課的內容儘可能地給學生講透,儘管我們再三示意到了飯點,她還是堅持將這節課按她的節奏講到了12點多,這次試課在學生的掌聲中結束,讓我們對學生的學情有了更多的把握,爲教學的診斷改進提供了依據。

在之後的備課中,師父邊打磨邊背誦,錄課之前再次試課,與學生儘可能一遍又一遍地溝通,最終錄製出來的這堂課雖有一些遺憾,但整堂課自然流暢,師生配合默契,不失爲一節優質課。從師父備課、試課、正式講課的整個過程中,我看到一堂“好課”應有的模樣。

如琢如磨——交流碰撞

今年由於各種原因,備賽時間依然緊張,比賽臨近需要準備各種材料,儘管協助了45分鐘的課,但並沒有深入參與備課,包括各自錄製的10分鐘左右的課,真正的磨課是在提交完全套的市賽資料之後,即準備比賽現場每個教案中6-8分鐘的課時,此時有相對充分的準備時間,除了講實施報告的負責人李老師之外,團隊其他三人每人主要負責設計兩個教案,設計完再一起碰撞。

我負責的教案一個教學目標是通過細節描寫初探人情之美。這個教案沒有可供參考的直接範例,當我一直苦於找不到切入點時,負責人李老師向我推薦了2016年國賽一等獎《我的母親》的示範課,看完之後我深受啓發——迴歸文本,接着又研讀了前年國賽一等獎幾位老師的教學設計,心中有了大致的思路,逐字稿出來之後,頓感心中的石頭落了地,然而我深知稿子的內部脈絡並沒有打通。

師父也要準備這個課,我們一邊討論,她一邊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了細緻的修改,當我讀完她的修改稿之後,感覺邏輯思路順了,更貼近學生了,當我聽她講完後,感覺這是她的課了。

我負責的另一個教案片段設計也是絞盡腦汁才靈光乍現,稿子出來後在賽前與負責人討論,刪繁就簡,教學思路更加清晰了,目標更加明確了。其他幾個教案在大家的相互助推下也都至少經歷過兩輪打磨,當一段又一段課看似輕鬆展現出來的時候,大概只有我們自己知道蠶破繭而出過程中的汗水與淚水。

真希望有時間和經歷能夠把這些集體打磨出來的課錄製成系列微課,助力學生通過經典閱讀打開眼界,點亮生命之燈。

課堂之外 ——痛並快樂着

靜下心來回憶兩年的參賽經歷,深刻意識到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教學能力大賽是一個容不得團隊任何成員划水的比賽,它彰顯着老師的基本功,挑戰着團隊成員的體力和耐力,更考驗着團體的協作能力、創新能力、理論提煉運用能力、資源的整合能力、外部溝通的能力。

團隊的四個人並不只有備賽這一件事,四人家裏都有孩子,三個人的孩子都都沒有上小學,一人在爲今年高考的兒子提供後勤保障的同時還需要照料年邁的父母。今年的市賽延遲到了開學,其中兩人還是班主任,隨時降臨的各種班級事務和意外突發狀況應接不暇,擠佔着原本就不寬裕的時間。在緊張的備賽中,不知校園裏的桂花何時“紛紛開且落”,不曉天空的明月何時“陰晴圓缺”,不識今年中秋的月餅包裹着多少守望與鄉思。

參賽資料中的錄課並不是老師備好課就行了,還需要學校智慧教室的支撐、學生的默契配合、專業的錄製團隊,師生的服裝、教室的佈置、網絡的暢通等方方面面都需要考慮到。一路走來,感恩的是錄課過程中的大部分問題都在學校領導與同事的幫助下得到了解決。

市賽的錄課教室我們借了服裝團隊很大的力,45分鐘、3個片段的課都是在服裝的實訓室順利完成。今年的省賽採取了國賽的方案,首先在校內現場錄製兩段6至8分鐘的課,學校有兩個參賽團隊,而只有一個可供錄製的半智慧教室。

比賽在即,經過團隊考察只有一個計算機專業的機房可以勉強錄製,但機房桌子上的電腦需要拆卸,桌子下面佈滿了線,拆卸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由於教室縱深還行,爲了減少麻煩,其實拆掉三分之二的電腦就可以了。清晰記得那是個週末,大家都休息,我們的訴求反應之後,第二天走進教室時,教室裏乾淨整潔,桌子上一個電腦的影子都沒有,全新的電子大屏已到位,計算機專業的幾位老師正幫助我們調試網絡,一股暖流在心中久久湧動。

或許在備賽的過程內心有過多次放棄的念頭,但當大家坐在一起碰撞交流的時候,當夜幕降臨沉浸其中的時候,當教師的責任感與使命感被喚醒的時候,當想到那麼多人的支持和鼓勵的時候,你沒有理由選擇半途而廢,迎接你的必定是風雨兼程。很多事情沒有所謂的值得與不值得,只有願意與不願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