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專科到研究生再到人生第一本新書:我願生活冷冷清清又風風火火

曾經我有兩次在心中許下同一個願望:

一次是在市中心的新華書店,看着琳琅滿目的新書,我偷偷許願,如果有一天可以出書......

還有一次是感情受挫,一個人坐高鐵從蘇州到南京散心,下高鐵便直奔一直想去的先鋒書店。在書店裏,看着散發清香味的書籍,那種無形中給自己情感上帶來的精神撫慰讓人再一次堅定寫作的信念。

也許是受到好運的垂簾,如今,我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新書《我願生活冷冷清清又風風火火》。

這本書記錄了離家讀書六七年的生活經歷:

在傳統學院教育中,上下求索;在感情中跌跌撞撞;在塵世糾葛中,一次次被顛覆並重構自己的價值觀。

獨自離家求學這幾年,經歷過太多次經濟的窘迫,理想的落寞與現實的失意,以及不被理解的踟躕。

如果給這本書一句濃縮性的概括,我稱之爲:成長,註定是一場孤獨的旅程——19—25歲急救指南。

“成長,註定是件孤獨的事。這種孤獨有時伴隨着難以忍受的寂寞與無助,再多的熱鬧都是別人的,你只有你自己。

你只能義無反顧地守着自己的方寸土地揮汗耕耘,甚至有時擡頭,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走到盡頭。”(摘自新書)

這是曾經走過的歲月留下的一份寄語。

“19——25歲的急救指南”,這本書記錄了19—25歲青蔥歲月裏的種種際遇。現在讀來,文字裏有一份青澀與難得的學生氣,但它們是我青春記憶裏最最寶貴的一部分。

“你有經歷過學生時代的排擠與無措嗎?”

“你有在很多很多個夜晚質疑過親情的可貴與無私嗎?”

“你有過在你最需要來自身邊最親近的人的陪伴與支持時,卻受盡冷眼與質疑,只能步履蹣跚地咬牙行走嗎?”

“你有過生爲女兒身,註定半輩子無家的絕望嗎?”

如果你曾經有過上面一點點的感同身受,那這本書不僅是“我”的記憶,而是“我們”共同的記憶。而五六年前的“我”用稍顯淺薄的經歷給出了屬於那個時刻所能夠爲自己選擇的最好的答案。

“選擇這條路時,我是如此義無反顧”

“沒有家人的支持,沒有親人的鼓勵,沒有好友的寒暄陪伴,我只能把自己分裂成很多個角色:沒有經濟支撐時,我是自己的提款機,利用週末做兼職賺取生活費,把暑假的光陰塞滿打工的行程,銀行卡里一天天積累的金額是我讀書最大的支撐;沒有親人鼓勵時,我當自己的貼心人,一遍遍想象自己以後想要的生活,一遍提醒自己爲什麼會選擇這條路;沒有朋友寒暄時,我把自己當成自己的摯友,和自己對話,和自己貪心,學會和孤獨相處,學會成長,學會自我消化很多很多負面的情緒。”(摘自新書)

如今讀來,這是一個在那麼一個兵荒馬亂的青春歲月裏太過分裂也太多決絕與堅毅的女孩。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在大海中獨踞;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連接成整個陸地。”

這是約翰·多恩在詩歌中的箴語,而如今這是對這本書中擁有共同經歷的『我們』最親密的註解。

願生活冷冷清清又風風火火,有所信仰,有所希翼,有所追尋,有所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