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從本性,才能成就美麗

清晨,是被吵醒的。樓上那位媽媽已經起牀,只聽見扯着嗓門大吼,聽不清說什麼,一會兒又傳來孩子嚶嚶嗡嗡的背誦聲。睡意一下子蕩然無存。

想起自己也曾像她一樣,對孩子大喊大叫,爲孩子不按時起牀而發怒,爲孩子不認真背誦而生氣,有時甚至因不合心意而與孩子大打出手。目的只有一個,讓孩子爭氣點,成績好點,這樣自己更有面子,孩子更有前途。家裏整天鬧得雞飛狗跳,人始終沒有一個好心情。

現在想來,又何必?孩子的童年除了學習考試,再沒有其他樂趣,除了與母親對陣,絲毫沒有母子親情,母親與孩子成了驅趕與被驅趕的關係,孩子是前面的一隻蝸牛,母親用鞭子在後面追着蝸牛跑,母親氣得吐血,蝸牛卻始終按照自己的節奏爬行。驅趕的急了,可能就原地不動甚至撲上去咬你一口。

而母親渾然不知,以爲這就是愛孩子,不是嗎?把一切可以給孩子的都無私奉上,愛喫什麼給買來喫什麼,哪怕自己捨不得嘗一口,喜歡玩什麼給買什麼,將孩子的所有事情大包大攬,花高價爲孩子報名各種培訓班,提高班,孩子認爲媽媽不愛他,不讓他玩,逼着他學。他哪知道母親的一顆良苦用心。

爲人父母,就要爲孩子計長遠。身爲父母,這是爲孩子奠定堅實的基礎,爲他以後漫長的學習鋪平道路。

《小捨得》中,田雨嵐身爲媽媽,深深懂得學習的重要性,自己的經歷坎坷而艱難,從苦難命運中總結出:一切靠自己。她不想讓兒子如同她丈夫一般,成爲啃老族,而要通過努力靠自己拼出一方天地。

從兒子一年級開始,便給孩子報了奧數班及閱讀理解班等各種培訓班,孩子的課餘時間填得滿滿當當。每天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到五年級時,忍痛將孩子酷愛的足球課取消,責備孩子不該在學校玩蝸牛。

爲了孩子能進金牌班,絞盡腦汁,擠破腦袋也要進,最終靠繼父託關係進去。孩子在培訓班被罵,她忍氣吞聲,爲了孩子,認了,帶孩子跟隨大神去各個隱蔽地方學習,最終也被拒絕。又買了昂貴的紅酒去求大神,卻在半路上摔碎。

孩子參加班會時,鼓起勇氣說出心裏話,媽媽不愛我,他愛的是考滿分的我。身爲母親,這些話句句都像針扎那麼疼,她生氣歸生氣,卻一如既往地拉着孩子去參加培訓。

此時,孩子承受了太多不該承受的壓力,已經出現幻覺。一個人經常自言自語,彷彿他心目中的大龍就在眼前,參加擇數競賽時,將試卷撕碎,桌子掀翻,追隨大龍瘋狂奔跑出賽場,與爺爺奶奶喫飯時,要給大龍留一份。如此種種,都是身爲母親所不知道的地方。

直到去醫院做了檢查,心理醫生分析孩子可能心理壓力過大時,她才徹底醒悟。但是,這個代價太大了。要有怎樣的毅力和狠心,才能逼孩子變得優秀?

答案是,越是狠心逼孩子,越是逼孩子走上一條叛逆之路,而不是優秀的學霸。

每個人都是哭着來到這個世界的,這就意味着要經歷各種坎坷磨難才能成長爲一個頂天立地之人。父母總是絞盡腦汁想爲孩子創造一條平坦大道,結果幾乎都是徒勞。

不走彎路,人就不會成長。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天使,他會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去面對世界,父母不能將自己的觀念和意志強加於孩子,而是要循着孩子的本性,去發現,去挖掘,去培養,最終將孩子培養成他理想的模樣。

正如一顆草有它獨有的蔥綠,一朵花有它特有的芬芳,一隻蝴蝶有它與衆不同的魅力,一座山峯有它別具匠心的雄姿。遵從本性,才能成就美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