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中油畫,針下美景—海派非遺絨繡藝術展

上海絨繡,是海派文化的一張名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上海絨繡,格調典雅,是一種在特製的堅硬網眼麻布上,用彩色羊毛絨線繡出各種畫面和圖案的手工刺繡,有“繡中油畫”之譽。絨繡源於歐洲,早在14世紀,德國藝人就在服裝和壁毯上,有規則地將織物經緯線排練,計算針數從而繡成美麗的圖案。

1843年上海開埠後,徐家彙天主教的修女在浦東農村傳授西方技藝,絨繡由此傳入上海。早期的絨繡僅作爲日用工藝品的裝飾面料,1943年,上海絨繡藝術家劉佩珍嘗試創作人像絨繡作品,開創了中國絨繡藝術品的先河。20世紀50年代初,上海絨繡藝術家高婉玉對絨繡的配色等工藝進行了改革,豐富了絨繡藝術的表現力。至此,上海絨線的形象逼真,色彩濃郁,層次清晰,立體感強的特點,便形成了上海絨繡藝術的獨有風格。

浦東三林絨繡

2005年,浦東三林老街,創立了一家絨繡館,創始人爲徐月玲女士。這位絨繡藝術家來自黃浦太平橋地區,就是在這樣濃厚的海派文化中,使她走上絨繡之路。

徐月玲女士帶領了一批絨繡小妹來此傳承技藝,紮根至今。她們都是上海紅星絨繡廠最後一批絨繡工藝師,因爲熱愛絨繡這一份非遺技藝,同時也得到了三林老街管理部門的支持,於是開設了絨繡學習班,將上海紅星絨繡廠的手工技藝原汁原味地展現。

現在,“三林絨繡”已是浦東地區的非遺保護項目,徐月玲女士作爲傳承人,將繼續保護和傳承這一令她一生摯愛的藝術技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