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覺醒》:有人談35歲色變,有人35歲實現質變,差別在哪?

文 | 深夏晚晴天ZMH

當下的社會,35歲是一個非常尷尬的年齡。一方面,這個年齡的人們正當壯年,工作事業進入穩步發展期;另一方面,不少企業在招聘時,卻卡死35歲的門檻,不願招聘超過這個年齡的人,在優化組織架構時,35歲及以上的員工也往往成爲優先優化的對象。

在這種彆扭的社會現象下,很多人都是談35歲色變。年輕的一代焦慮自己將要到來的35歲,壯年的一代焦慮自己某一天會被優化。面對焦慮,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想要通過努力增強自己的競爭力。不過,努力似乎沒有帶來任何效果,很多人都陷入了越努力越困惑、越努力越迷茫的怪圈中。

有這樣一個青年,在他36歲的時候,纔開始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在他努力的過程中,他漸漸發現了很多努力的盲點,比如要在舒適區的邊緣努力纔有效、最容易被忽略的縫接知識是深度學習的關鍵、真正的學習成長不是埋頭苦幹而是持續獲得反饋……

後來,青年把自己的思考分享到網上,意外獲得了衆多讀者的共鳴。他的文章常被讀者譽爲一股清流,也被“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等多家媒體爭相轉載。隨後,他將這些思考和方法進行系統地整理,寫成了《認知覺醒》一書,這個青年,就是《認知覺醒》的作者周嶺。

在書中,周嶺從腦科學講到思維規律,從意識講到行動,在一針見血點出當下人們焦慮根源的同時,也提供了應對焦慮、真正通過努力實現成長的正確路徑。

在通讀了本書,做了231條筆記之後,我覺得本書可以歸納爲認知覺醒、方法覺醒和持續反饋三方面。

認知覺醒是知,是瞭解大腦的運作規律,知道如何激發自我內在動力;

方法覺醒是行,是行動覺醒,是知道科學的行動方法,知道如何利用科學的認知去驅動自己的行爲發生改變,而不是隻會一味地靠毅力支撐;

持續反饋是在知、行之後的總結反省,不斷優化以達到不斷進步、最終實現改變的目的。

1、認知覺醒:認識腦科學,激發自我內在動力

提到認知,許多人都存在這樣一個誤區:認知=知識。即只要我看足夠多的書、掌握足夠多的知識,我的認知能力就一定比別人高。

實際上,知識不等同於認知,知識是能輔助我們決策的有用信息,而認知是一種能力。要實現個人的成長,靠的不是知道更多的知識,而是能否利用這些知識做出自己的判斷和決策。有知識不一定有認知能力,但認知能力的提高一定需要知識。

比如,要實現認知上的覺醒,就離不開對腦科學的認識。

人有三重大腦,由內而外分別是本能腦、情緒腦和理智腦。動物的生存本能發展出本能腦,哺乳動物又進一步發展出情緒腦,理智腦則是人類獨有的、主管認知的區域。本能腦和情緒腦由來已久、發展成熟,對大腦的控制能力強。理智腦出現的年代晚,發展慢,對大腦的控制能力弱。

這種大腦構造對人類的影響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大部分決策往往來源於本能和情緒,而非理智。也就是說,多數時候我們以爲自己的決策是經過思考之後做出的,實際上那只是我們的本能反應,所謂的思考,不過是在合理化自己的行爲。比如,不喫飽哪有力氣減肥,喫完今天這頓,明天開始我就好好運動;上了一天班太累了,我再刷一會抖音,待會一定認真學習。

明明心裏有努力向上的意願,但往往是想一套,做一套。這裏就不得不提到人的潛意識。

人的大腦有兩種意識:負責社會系統的意識和負責生理系統的潛意識。意識處理信息速度慢,潛意識處理信息速度極快,這就使得潛意識能輕易左右意識,意識卻難以影響潛意識。

潛意識具有模糊的特點。認知模糊時,我們會習慣呆在舒適區,不願挑戰新事物;情緒模糊時,煩躁不安、焦慮的負面情緒會困擾我們,使我們深受其擾;行動模糊時,我們會在選擇面前眼花繚亂,無從下手從而乾脆不去行動。

對此,周嶺給我們的建議是消除模糊——學習知識,提升自己的認知,這是在消除認知模糊;正視自己情緒的問題,思考並對其進行拆解是在消除情緒模糊;縮小一次性可選擇的範圍,建立單行道式的選擇狀態,則是在消除行動模糊。

模糊消除得越多,生活越發具體,我們才能避免被本能的潛意識裹挾,出現想與做不一致的情況。

儘管潛意識模糊的特點會帶來種種問題,但是我們也不應該完全否認它對我們的積極作用,尤其是在深度學習方面。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被某些信息所觸動,那是一種模糊的感覺,像被什麼東西擊中,但一時半會可能說不清楚是什麼、爲什麼。這種觸動的感覺其實就是潛意識替我們對信息篩選之後做出的信號。

一旦出現這樣的信號,我們就要更加留意相關的信息,因爲這是本能在提醒我們:這個信息與我有關,可以就此進行深入學習。

那怎樣纔算深度學習呢?這裏就涉及到方法覺醒。

2、方法覺醒:比起靠毅力,我們更需要科學的行動方法

與三重大腦分層類似,人的能力與成長過程也有自己的分層。

人的能力是按“舒適區-拉伸區-困難區”的形式由內而外分佈,相反,成長的過程是由表及裏按“學習區-思考區-行動區-改變區”的形式分佈。

瞭解能力及成長的圈層分佈,目的在於明確努力的方向:一是在舒適區的邊緣努力,由內向外,讓能力逐步往外拓展;二是不能只停留在學習區,而是要想辦法往思考區、行動區乃至改變區靠近。

舒適區的邊緣就是我們常說的跳一跳夠得着的地方,在舒適區的邊緣努力,關鍵是找準哪些地方屬於這個區域。對此,我們可以利用自己的第一反應來做判斷。

那些一眼看過去就會、做起來毫不費力的;一眼看過去都不知道在說什麼、做起來也極其費勁的,這兩類事物都不需理會。前者屬於舒適區,不用努力都能輕鬆完成;後者屬於困難區,非短期的努力就能達成。介於兩者之間的區域,就是我們最應該關注的。這個中間地帶,看起來好像會,但又需要再努努力才能達成,正是我們可以通過大量練習快速獲得進步的地方。

當然,如果不想這麼麻煩,還有另一種方法,那就是在舒適區和困難區之間來回反覆訓練,這也有助於提升我們的舒適區邊界。

舉個例子,健身時舉5公斤的槓鈴覺得還行,舉6公斤的槓鈴就明顯感覺很喫力,那就可以一組舉5公斤,一組舉6公斤,交替訓練,藉此慢慢提高自己的能力。

除了在舒適區邊緣努力,深度學習也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

周嶺在書中就指出,深度學習有3個步驟:獲得高質量知識、縫接知識、輸出成果。其中,縫接知識最易被忽略,但它卻是深度學習、打造自己知識網絡體系的關鍵。我們日常獲取的知識絕大多數時候都是一個又一個孤立的點,縫接知識就是那根線,將一個個點串聯成面。

縫接知識最重要的是要學會聯繫。這種聯繫,可以是知識點之間的聯繫,也可以說是知識與我之間的聯繫。聯繫得越多、越充分,知識的效用就越大。

比如,周嶺在書中提到,如果有事情讓我們感到痛苦,就要趕緊坐下來梳理清楚是什麼原因讓自己感到難受,不能任由這種難過的情緒進入潛意識繼續困擾我們的生活。

由此我就聯想到,每次自己感覺糟糕的時候,坐下來隨便寫寫東西都能夠很好地平復自己的情緒。這是因爲在寫的過程中,原先感覺複雜、模糊的情緒變成具體的文字,原先那些自我感覺一團亂麻的事情藉由文字清晰地呈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那些想不明白的事情也好像突然之間就有了不一樣的思路。

順着這個思路,我又聯想到,人最害怕的,其實是模糊不清的感覺所帶來的不確定感,一旦變得具體了,哪怕只是文字上的具體,都有助於消除不安的情緒,從而使人變得平靜,這也就是爲什麼很多人都說寫作具有療愈自我的作用。

經過這樣一番聯繫,我輕鬆又牢固地記住了書中關於情緒模糊的知識點,順帶還有了自己的思考。這一點,遠非是單純地摘抄書中的知識所得比的。

3、持續反饋:改變纔是我們最終的目的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對量的追求成了人們衡量自我努力的標準:今天背了XX個單詞、今年看了XX本書、堅持打卡XX天……乍一看數字會覺得非常感動,因爲在滿是奶頭樂的當下,還能堅持自我提升本身就是一件很難得的事。不過,如果細究起這些“努力”帶給人們多少改變,又少有人能說出個一二三。

對錶層學習量的衡量是容易的,也是大多數人一貫以來採取的評估結果的方法。但這種做法的弊端在於,容易讓人陷進對量的追求,沉迷於自我感動式的學習中。造成的結果往往是,自我感覺良好,學習了不少東西,但生活卻難以見到有真正的改變。究其根源,在於我們的評估標準錯了。

我們常說,量變引起質變,但卻少有提及,量的積累必須是有效的。假設背單詞是爲了通過考試,那麼評估學習效果就應該是記住了多少單詞,是否真正掌握它們的用法,相關習題是否都做對了、喫透了,而不是今天背了多少個單詞。換句話說,今天背了多少個單詞的這種表層學習量的積累除了自我感動以外,實際作用極少,因爲背了不等於記住,更不見得一定會運用。

學習的目的,一定是爲了改變,真正學會運用一個知識點也好,改變自己的一個壞習慣也行,只有每一次的努力都帶來改變,我們的學習才能算是有效的。

學習除了要有效,還必須要能夠持續獲得反饋。爲什麼我們在學習一樣新事物的時候,總感覺有師傅帶比自己摸索時要學得更好、進步得更快?就是因爲師傅會給反饋,告訴我們哪裏做得對哪裏又做錯了。有反饋我們才能精準識別自己在哪方面還存在不足,從而更有針對性地改進。

真正的學習成長是不斷產出,獲得反饋,而不是一味地埋頭苦幹。

在這個人人皆焦慮的時代裏,比拼成長也成了在所難免的一件事了。但成長不等同於做更多的事、看更多的書、掌握更多的技能,真正的成長是不斷提升自我認知。

無論折不折騰,時間都會過去。周嶺說,去做總比不做好。我想說,去做,更要聰明地做。既然人家都把自己的成功經驗和方法總結出來了,我們又何不借風而行,更好地出發呢?

真誠推薦你讀一讀《認知覺醒》。

(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