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兼修學化學

文理兼修學化學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指出:“對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光榮歷史,要加大正面宣傳力度,通過學校教育、理論研究、歷史研究、影視作品、文學作品等多種方式,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我國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他又在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着國家的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着人民生活福祉。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爲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由此可見,當今時代是一個科學技術與人文精神並重的時代。

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也在相互交融,相互影響。2021年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印發通知,新設置“交叉學科”門類,成爲中國第14個學科門類。學科交叉融合是未來科學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加速科技創新的重要驅動力。由此可見,在學科交叉的大時代背景下,更應該提倡科學與人文並重的思想。

中華民族有着悠久的歷史,勤勞智慧的中華人民創造了燦爛的中華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各種傳統文化典籍中不僅閃爍着人文科學的光輝,也蘊含着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其中自然也包括大量的化學知識。

在汗牛充棟的古代傳統典籍裏,我們隨處都能發現化學的身影。《本草綱目》中“此即地霜也,所在山澤,冬月地上有霜,掃取以水淋汁,後乃煎煉而成”說的是硝酸鉀的製取。《格言聯璧》中“水,君子也。其性衝,其質白,其味淡。其爲用也,可以浣不潔者而使潔。即沸湯中投以油,亦自分別而不相混,誠哉君子也。”體現的是“相似相溶原理”。《漢書》中“高奴縣有洧水,可燃”裏的“洧水”指的是石油。《天工開物》中“凡石灰經火焚煉爲用”裏的“石灰”指的是CaCO3。《黃白第十六》裏“曾青塗鐵,鐵赤如銅”中的“曾青”是可溶性銅鹽。《天工開物》裏“世間絲、麻、裘、褐皆具素質……”中的“裘”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物理小識》裏“有硇水者,剪銀塊投之,則旋而爲水”中的“硇水”指的是硝酸。《清嘉錄》“研雄黃末,屑蒲根,和酒以飲,謂之雄黃酒”中的“雄黃”的主要成分是As4S4。《呂氏春秋》中“金(銅)柔錫柔,合兩柔則爲剛,燔(燒)之則爲淖(液體)”是指“合金”的製備。《本草經集註》中“強燒之,紫青煙起,仍成灰。不停沸如朴硝,雲是真硝石也”涉及硝酸鉀的焰色反應。《詩經.國風·周南·漢廣》裏“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中蔞蒿含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在體外有抑制作用的有機物倍半萜γ-內酯。《海藥本草》中“綠鹽出波斯國,在石上生”的“綠鹽”指的是鹼式氯化銅……由此可見,國學的書林林處處綻放着化學之花。

對於當代青年,不僅要學習一定的自然科學知識,也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識素養。在學科交叉融合的大背景下,最好能有一門課程幫助學生實現自然科學與人文素養同時培養的目標。鑑於此,編者編著了本書《傳統文化中的化學》作爲校本教材。

《傳統文化中的化學》列舉了很多傳統文化典籍裏的相關化學片段,並給出了相關化學解讀。希望通過本書,能實現

限於編者水平有限,希望讀者能提出寶貴的建議,以便再進一步修改完善,使本書能更好地服務於教育事業。萬分感謝。


          編者

2022年9月於古都西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