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三)

1.宋代詩人陸游在一首詩中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是強調(D)。

A.書本知識不能指導實踐

B.一切知識都直接來源於實踐

C.讀書不能獲得真知

D.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2.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是(C)。

A.是否承認世界的統一性

B.是否承認聯繫的普遍性

C.是否承認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

D.是否承認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3. 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除去細胞學說和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外,還有(D)。

A.量子學理論

B. DNA雙螺旋結構

C.廣義相對論

D.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

4.時間是物質運動的(A)。

A.持續性和順序性

B.廣延性和伸張性

C.絕對性和無限性

D.普遍性和特殊性

5.區分量變和質變的根本標誌是(C)。

A.事物的變化是否平穩

B.事物的變化是否具有必然性

C.事物的變化是否超出度的範圍

D.事物的變化是否迅速

6. “意識是人腦分泌的特殊物質”,這是一種(B)。

A.樸素唯物主義觀點

B.庸俗唯物主義觀點

C.機械唯物主義觀點

D.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7.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理論特徵是(C)。

A.邏輯性與歷史性的統一

B.批判性與變動性的統一

C.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D.革命性與穩定性的統一

8.一個完整的認識過程是(A)。

A.感性認識—理性認識—實踐

B.感性認識—理性認識—感性認識

C.感覺—知覺—表象

D.概念—判斷—推理

9.任何科學理論都不能窮盡真理,而只能在實踐中不斷開闢認識真理的道路。這說明(C)。

A.真理具有客觀性

B.真理具有絕對性

C.真理具有相對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10.在真理標準問題上堅持辯證法,就是承認(C)。

A.實踐標準既是普遍的又是具體的

B.實踐標準既是客觀的又是主觀的

C.實踐標準既是確定的又是不確定的

D.實踐標準既是不變的又是可變的

11.社會意識具有複雜的結構,從其主體的角度看,可分爲(C)。

A.社會心理和思想體系

B.個體意識和羣體意識

C.先進意識和落後意識

D.意識形態和非意識形態

12.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是(A)。

A.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

B.先進與落後之間的矛盾

C.封閉與開放之間的矛盾

D.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之間的矛盾

13.在社會發展中,人類區別於動物的根本標誌是(A)。

A.生產方式

B.生產關係

C.生產力

D.生活資料

14.美國跨越了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從原始社會直接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這說明了(D)。

A.五種社會形態劃分的理論是錯誤的

B.社會形態的更替沒有規律可以遵循

C.它的發展違背了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

D.它的發展是以世界範圍內五種社會形態依次更替爲前提的

15.決定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條件中,生產的主觀標準條件因素包括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B)。

A.生產條件

B.勞動強度

C.技術裝備水平

D.生產規律

16.決定資本主義社會中勞動力價值的因素中對各因素都有影響和滲透作用的因素是(D)。

A.維持生存的生活資料的價值

B.延續和養育後代所需的費用

C.教育培訓費用

D.歷史和道德因素

17.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是通過(D)。

A.個別資本家降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而實現的

B.個別資本家追逐超額剩餘價值而實現的

C.各個資本家降低個別勞動時間而實現的

D.各個資本家追逐超額剩餘價值而實現的

18.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是(A)。

A.生產相對過剩

B.生產絕對過剩

C.生產相對短缺

D.生產絕對短缺

19.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核心是(B)。

A.實用主義

B.利己主義

C.自由主義

D.民主主義

20.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援助”(B)。

A.一般都是無償的

B.是新殖民主義的一種方式

C.對發展中國家是完全不利的

D.是發展中國家的內在要求

21.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實質是(A)。

A.通過國家調節經濟生活,保證壟斷資產階級獲得高額壟斷利潤,以維護資本主義制度

B.通過國家調節經濟生活,創辦國有企業,向社會主義經濟制度過渡

C.通過國家實行經濟計劃化,促進社會生產協調穩定發展

D.通過國家財政和信貸政策,進行有利於整個社會和全體勞動者的國民收入再分配

22.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生產和資本進一步國際化的突出特點是(B)。

A.商業資本國際化

B.產業資本國際化

C.借貸資本國際化

D.貨幣資本國際化

23.蘇聯基本建成社會主義是在(D)。

A. 1917年

B. 1918年

C. 1921年

D. 1936年

24.無產階級專政的最終目標是(C)。

A.無產階級使自己上升爲統治階級

B.完成社會主義改造任務

C.消滅剝削、消滅階級,進入無階級社會

D.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經濟

25.資本主義社會爲自身被新的社會制度所取代而準備的社會條件是(B)。

A.社會化大生產

B.現代無產階級

C.馬克思主義理論

D.市場經濟體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