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三)

1.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D)。

A.书本知识不能指导实践

B.一切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C.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C)。

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3.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除去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外,还有(D)。

A.量子学理论

B. DNA双螺旋结构

C.广义相对论

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4.时间是物质运动的(A)。

A.持续性和顺序性

B.广延性和伸张性

C.绝对性和无限性

D.普遍性和特殊性

5.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C)。

A.事物的变化是否平稳

B.事物的变化是否具有必然性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D.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6. “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这是一种(B)。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7.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C)。

A.逻辑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B.批判性与变动性的统一

C.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D.革命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A)。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B.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C.感觉—知觉—表象

D.概念—判断—推理

9.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C)。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10.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承认(C)。

A.实践标准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

B.实践标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C.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D.实践标准既是不变的又是可变的

11.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从其主体的角度看,可分为(C)。

A.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B.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C.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

D.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12.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先进与落后之间的矛盾

C.封闭与开放之间的矛盾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

13.在社会发展中,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A)。

A.生产方式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

D.生活资料

14.美国跨越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这说明了(D)。

A.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理论是错误的

B.社会形态的更替没有规律可以遵循

C.它的发展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D.它的发展是以世界范围内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为前提的

15.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条件中,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因素包括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B)。

A.生产条件

B.劳动强度

C.技术装备水平

D.生产规律

16.决定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价值的因素中对各因素都有影响和渗透作用的因素是(D)。

A.维持生存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延续和养育后代所需的费用

C.教育培训费用

D.历史和道德因素

17.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D)。

A.个别资本家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实现的

B.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

C.各个资本家降低个别劳动时间而实现的

D.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

1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

A.生产相对过剩

B.生产绝对过剩

C.生产相对短缺

D.生产绝对短缺

19.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B)。

A.实用主义

B.利己主义

C.自由主义

D.民主主义

20.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B)。

A.一般都是无偿的

B.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方式

C.对发展中国家是完全不利的

D.是发展中国家的内在要求

2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A)。

A.通过国家调节经济生活,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B.通过国家调节经济生活,创办国有企业,向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过渡

C.通过国家实行经济计划化,促进社会生产协调稳定发展

D.通过国家财政和信贷政策,进行有利于整个社会和全体劳动者的国民收入再分配

2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生产和资本进一步国际化的突出特点是(B)。

A.商业资本国际化

B.产业资本国际化

C.借贷资本国际化

D.货币资本国际化

23.苏联基本建成社会主义是在(D)。

A. 1917年

B. 1918年

C. 1921年

D. 1936年

24.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C)。

A.无产阶级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

B.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

C.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

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25.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而准备的社会条件是(B)。

A.社会化大生产

B.现代无产阶级

C.马克思主义理论

D.市场经济体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