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用典45|大勢篇:文化維度(4)


公文用典的“大勢篇”:順應國家和地方的發展大勢,切入宏觀場景,以典說“勢”,體現典故經世致用的價值。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這樣五個維度。

07.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

【範文】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文物承載着燦爛的文明,躍動着民族的根脈。我們要在做好文物保護工作的基礎上,努力釋放文物承載的文化力量,讓人民更好地觸摸過往、感知歷史,從延續民族文化的血脈中開拓前進,不斷推動中華文明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選自2022年7月11日江南時報評論《推動中華文明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典故出處】

語出唐朝李隆基《起義堂頌序》,“若夫修德以降命,奉命以造邦,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天人報應,豈相遠哉。”

文中典故的意思是,源頭深遠的河流才能流得長長久久,根扎得深厚的樹木才能枝繁葉茂。

【典故解讀】

李隆基即唐玄宗,唐玄宗因緬懷高祖、太宗皇帝的創業偉績,撰寫了這篇《起義堂頌序》,並摹刻爲碑,以資紀念。



【場景應用】

公文寫作中,“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這句典故,可以用於文化建設中,強調我們只有植根於中華文化這片沃土,守住傳統文化這個“源頭”,才能源源不斷地汲取豐厚滋養,根深葉茂,匯聚起磅礴的文化力量。

這個典故還可以用於國家之間的交往關係,表達兩國友誼源遠流長,根深葉茂。

【範文賞析】

江南時報這篇評論文章的中心論題是,以發展文博事業爲重要抓手,守護好、傳承好、展示好中華文明優秀成果。範文中引用“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這句典故,體現了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文物承載着燦爛的文明,躍動着民族的根脈,博物館擔負着文化保護和文明傳承的重大使命。



08. 萬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

【範文】

“萬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歷史文化是城市的精神之根。西湖文化景觀、中國大運河、良渚古城遺址,不僅是杭州城市生命的一部分,也是向世界展示自我的鮮明標識。接下來,杭州將深化三大世界文化遺產聯動保護與利用,全面實施宋韻文化傳世工程,實施城市記憶工程,建設“博物館之城”等,延續文脈留住“城市之魂”。(選自2022年8月22日杭州日報評論員文章《杭州打造一流歷史文化名城》)



【典故出處】

語出西漢劉安《淮南子·原道訓》,“萬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百事有所出,而獨知守其門。”

文中典故的意思是,萬事萬物有着不同的生長規律,但是都知道應該保住自己的根本。

【典故解讀】

劉安是西漢時期的思想家和文學家,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厲王劉長之子。《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是劉安召集門客集體編寫而成,內容以道家思想爲主,同時又夾雜着先秦各家的學說。

《原道訓》是《淮南子》的首篇,探討了“道”的基本特性、作用以及發展變化的規律,可以看作全書的總綱。

文中這句典故告訴我們,萬事萬物紛繁複雜,但是無論怎樣變化,都要返歸其根,啓示我們認識事物要抓住根本,掌握本源。



【場景應用】

公文寫作中,“萬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這句典故,可以用於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中。傳統文化承載着一個民族的基因和血脈,不僅屬於我們這一代人,也屬於子孫萬代,我們要始終敬畏歷史,敬畏文化,只有守住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條根脈,中華民族才能屹立不倒,綿延不絕。

【範文賞析】

杭州日報這篇評論員文章的中心論題,就是打造具有杭州辨識度的一流歷史文化名城。範文中引用“萬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這句典故,表達了我們這個時代雖然瞬息萬變,但是能讓根脈始終不斷的,就是特有的不可複製的人文特質和文化傳統,強調了歷史文化纔是杭州這座城市的精神之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