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菊 品菊 詠菊

文/蘋兒(茵草芳菲)



當涼爽的秋風吹向蔚藍的天空,當碧綠的田野換上金燦燦的橙色,當片片黃葉在空中輕舞飛揚,便又到了菊花盛開的季節。趁着閒暇,我懷惴着賞菊的濃濃興致,來到了南通植物園第32屆菊花展的現場。


一走進植物園,我彷彿置身於一個奇妙無比的世界裏。穿過花團錦簇的過道,一座菊花環抱的“中國夢”傲然佇立,數千朵菊花竟向綻放,爭妍鬥芳。左邊的菊花白如雪,右邊的菊花黃如金,陽光之下,黃白相映,分外清新沁人。閒雅灑脫,多姿華麗的鳳尾菊上,那些綴滿花朵的修長枝條上,如繁星點點,紛紛垂落,帶有一種山林的氣息與野趣。只見數十米寬的大瀑布,從高聳垂掛的菊花叢中跳躍着奔騰而下,氣勢磅礴,充分彰顯了南通人砥礪前行,奮力發展,以及大氣、卓越和超然的性格。



隨着人流,我步入一個個創意新型,造型別致的展臺。這裏展出的菊花造型,有的熱情奔放,有的內斂含蓄,有的詩情畫意,有的古意盎然……  一株株,一盆盆,一叢叢,一片片菊花,紅的似火,黃的如金,粉的象霞。它們神態各異,多姿多彩,妙趣橫生,組合成了多種紅色主題的菊花展臺。恍惚間,我宛如進入了菊花大世界,讓我目不暇接,美不勝收。


海門區創作的“張謇故里,詩畫海門"的展臺,既引人注目,又耐人尋味。只見展臺上,一邊堅立着張謇先生的形象,另一邊是卞之琳的《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展臺前還有充滿象徵意義的碩大畫卷、毛筆、筆架和硯臺。反映了新時代的海門人,傳承、發揚張謇精神,敢於走天下,闖世界,譜寫了通達天下的人生華章。張謇故里,江海兒女,今後將描繪出更新更美的時代畫卷。



我興致勃勃,又來到了菊花精品展臺前。只見,有些花瓣如同無數小手伸出的“千手觀音”,有些花瓣上短下長,似彎曲的“海底撈月",還有螃蟹那樣張牙舞爪的“蟹菊",及小球似的“紫繡球”。最惹人耐看的還是“國華皇中”,這花朵大而白,透明得像水晶球一樣。“綠牡丹”綠得像一塊碧玉,人見人愛。“一品黃”,肥得可愛。還有“淡妝垂露”、“紫琅夜色、“獨立金秋"等50多種名菊,均爲歷屆國際、全國菊展賽事獲獎品種,這些獲獎精品,承載着40年來南通菊花發展的光輝歷程。我邊賞邊品,興趣盎然,久久不願離去……


在百花折盡,百草枯竭的秋天,唯有那叢叢秀菊,披着晶瑩的露珠,頂着颯颯秋風,昂首怒放。它絢麗多姿,花姿萬千,有的端莊典雅,有的雍然華貴,有的狂舞昂放,有的嬌羞嫵媚……爲此,它得天獨厚地受到了歷代文人墨客的偏愛,曾留下多少膾炙人口的詩句。



晉代詩人陶淵明讚美菊花,“懷以本秀枝,卓爲霜下傑。”他辭官回故里,“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以菊爲友,其樂陶陶。中唐詩人元稹曾作了一首《菊花》詩:“秋從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詩人並非沒來由的鐘情菊花,時至深秋,百花盡謝,唯有菊花能凌風霜而不凋,獨步秋色,爲大地平添了盎然生機,也展示了菊花含笑怒放的卓越風姿。這就更增強了菊花,與生俱來的生命感染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