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機會就創造機會——評《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

這本書中,蘇世民反思了自己成功之路上的轉折點,總結的經驗大多是心靈雞湯,而且他非常強調直覺,通過直覺來選人用人,無怪乎很多人說從本書中學不到什麼。對於我來說,最大的收穫是感受到蘇世民的大膽創新精神,他能夠在沒有機會時創造機會。

之前聽到洛克菲勒說“即使把我一絲不掛地扔到撒哈拉沙漠,我也能重新成爲百萬富翁”,我認爲這是他自吹自擂或者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因爲我們知道人的能力只是一方面,客觀條件、運氣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要想成功缺一不可。讀完這本書後,我感到自己也許錯了,蘇世民就是一個從無到有建立一切的人。

蘇世民的一生都在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從高中時邀請著名樂隊來表演、主動打電話給哈佛請求錄取他,到耶魯時推翻兩百多年的校規、預備隊時越級提出早餐不夠,再到離職創立黑石、推動清華蘇世民書院的建設……這些事在很多人看來是“客觀條件不允許”、“註定失敗”的,但是蘇世民通過自己不懈努力,在絕大多數事上都成功了。

本書的前言從蘇世民親自到MIT爲黑石募集資金被放鴿子開始,這件事是他衆多挫折的一個縮影。在“沒有機會”的情況下,要想創造奇蹟,一定不會順風順水。在實現每一件“不可能”的事的過程中,蘇世民都毫不諱言自己曾經有多麼狼狽不堪。

高中時邀請小安東尼和帝國樂隊來學校表演,他“打了很多個電話,動用了很多同學家人的關係”(中信第1版p12,下同),可以想見,這個過程中一定有很多拒絕,但是他都毫不在意。

1985年,蘇世民從雷曼兄弟離職,與彼得·彼得森共同創立黑石時,他們都沒有想到會如此艱難——籌不到錢、招不到人、接不到業務。我也確實沒有想到,畢竟蘇世民不久前還是“大廠”雷曼兄弟高管,彼得還當過雷曼兄弟的CEO和美國商務部部長,兩人都精通業務、人脈廣泛。由此可見世態炎涼——錦上添花的人多,雪中送炭的人少。亦可見平臺的重要性——離開了雷曼兄弟這個平臺,即使能力再強別人也不會輕易信任。當然,對於蘇世民來說,這些挫折早就習以爲常,如果沒有平臺那就自己建立!

還有一件事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黑石的歐洲業務擴大後,需要在倫敦租用新的辦公室,房地產經紀人帶他看了5個地方都不滿意,路過一個建築工地時,他覺得不錯,問經紀人怎麼樣,經紀人告訴他“租不了”、“業主在建築完工前拒絕簽署任何租約”,但是他堅持要看看。他找到現場經理,打電話給業主,結果第二天業主回電話同意租給他了(p217-219)。聽到經紀人的說法時,很多人也許就放棄了,但是蘇世民堅持了,並且如願以償。

爲什麼蘇世民能夠在沒有機會時創造機會,一次又一次地找到出路呢?

首先,堅持不懈、百折不回的精神是重要原因之一,正如書中所言:“僅僅憑藉鍥而不捨的意志力,你就可以讓世界筋疲力盡,做出讓步,把你想要的東西給你。”(p156)此外,他的頭腦非常靈活,不會在一棵樹上吊死。邀請紐約芭蕾舞團來耶魯演出時,爲了免去門票,他讓學生們看彩排(p26)。在黑石第一次募集資金,離10億美元的目標還有不小距離時,他敏銳地看到了日本證券公司在美國的困境,主動尋求合作拿到了1億美元(p138-142)。

我認爲最重要的一點是,蘇世民能夠不斷反思、吸取教訓、改進自我。例如他在雷曼兄弟見到的不合理現象(例如爾虞我詐、缺乏人才培養制度)在黑石都堅決杜絕;鑑於自己在預備隊服役時很難見到上校反映問題(p41),他在黑石儘量降低別人和他會面的難度;埃德科姆事件(p171-178)是黑石成立以來第一次重大失敗,書中反覆提及,深刻影響了黑石的決策流程和制度。

雖然年齡不斷增長,但是他始終樂於接受新事物,不會固守成見。例如他非常重視肢體語言,喜歡憑藉面對面交談時的直覺判斷對方,交易決策時也需要所有人在一個房間內評估風險。因此,當黑石準備在美國以外投資時,他開始表示反對,認爲會破壞投資流程的嚴謹性,但是後來視頻會議的發展改變了他的想法(p215)。他明白“不斷創新,才能永遠不被淘汰。”(p404)。

蘇世民的人生經歷非常豐富,閱讀過程中,我頭腦中不斷閃現出《阿甘正傳》《華爾街之狼》《紙牌屋》中的畫面。感覺和他相比,自己的生活就像他在耶魯時一樣枯燥無味。讀完本書,我看到了自己未來的更多可能性,或許不必等待機會,而應該主動創造機會!

作者:劉逸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