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雅貝貝初一生活 一二記——餐桌上的母女對話

[別樣生活,萬卷書萬里路]2022年9月9日,週五,晴,連續1000天閱讀日記第630天。


這個九月,雅貝貝跨入了新的階段——成爲一名初中生了。

初中生活和小學是很不一樣的。似乎經過一個暑假和媽媽的分離,突然之間,雅貝貝就長大了。這10來天,每天回家來就跟我說,學習要努力。要我給她報數學培訓班,還提出來要學鋼琴,學舞蹈,學書法。而在六年級的時候,她既不肯學長笛,也不肯學舞蹈。整個小學六年,她也幾乎沒離家外出上過任何培訓班。當別的孩子不是在培訓班,就是在培訓班路上的時候,雅貝貝在家裏悠悠閒閒、瀟瀟灑灑。當然,天道酬勤,她在幼兒園時就被老師同學家人驚歎的舞蹈、繪畫才能,也幾乎停留在那個階段沒有任何長進了。

娃兒突然自己醒悟過來了:媽,我要努力,要撿起這些上帝送給她的寶貴的天賦。

毫無疑問,做媽的,自然是要支持的。

不過,初中生活忙得很。國內的中學生,教育內卷如此嚴重,作爲渺小的個體,誰能逃脫大環境的席捲呢?她每天早上六點就在她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牛聽聽《長襪子皮皮》英文版的聲音中掙開朦朧的睡眼,晚上快七點才能揹着沉沉的書包歸家。

當然,做媽的肯定要跟着改變生活習慣。小學六年,雅貝貝都是讀私立,一日三餐由學校負責。而現在,早晚餐都需要我精心準備。而這次,我決心做一個會做好飯菜的媽。既然出不得廳堂,那就爭取下得了廚房吧!不過,我堅信,既然我能跑能讀還能寫一點兒自娛自樂的文字,那做好飯菜,應該也是可以的。由武到文,百般不易;但由文進武,難度應該沒有想象中大。

於是,早早晚晚的,我都揹着牛聽聽在廚房忙碌。

今天我要記錄的,是昨天(2022年9月8日,週四)發生的事兒。

下午四點,我開始砍一大塊羊排。那是大清早我就從冰箱裏拿出來了的。第一步,放液化氣上燒。燒好了,我開始變身屠夫。慣於拿筆的手拿起刀來,自然力道不夠。手起刀落,羊排幾乎紋絲不動。但,不急不躁,我對着它說,我就不信搞不定你。畢竟,我從小在家做農活、能挑百斤重擔,一塊羊排,不過小菜一碟,啓能難倒我?

差不多一個小時,終於搞定。於是,焯水,燉湯,紅燒。再做一盤上午買好的蝦子加一個青菜,並同時用豆豉、蔥薑蒜做好一大份香噴噴的辣椒油。

飯菜剛上桌,聽到門口傳來熟悉的一聲“媽”。娃兒放下書包,看到飯菜,立即眉開眼笑,驚叫:哇,好豐盛。

我笑了:那當然,你媽我可是忙碌了好幾小時了。

飯桌上,娃兒突然問:媽,您的廚藝怎會進步這麼大?

我略一沉吟,微笑着回答:那是因爲,我下定決心要做好飯菜。你十二歲了,正處在長身體的關鍵時候。做好飯菜,提高廚藝,是媽媽的責任。當然,放假了,你也要學會做。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媽媽這幾天聽了一本書,叫做《存在主義心理學》。它那上面說,永遠不要用一些既成事實來定義自己。不要給自己貼標籤:我擅長跳舞,擅長廚藝,我不擅長數學,我是學渣,我們是學霸……沒有生而知之,只有學而知之。人,是自己選擇的。生命的決定權、選擇權都在自己手裏。如果媽媽此前在大家心目中廚藝不佳,其實那是媽媽選擇了做一個這樣的人。而現在,我願意改變,願意選擇做一個不斷學習廚藝的人。當然,不管是學渣還是學霸,也都是你自己選擇的。

娃兒點頭:媽媽,那我好幸福啊,以後都可以喫到好喫的飯菜了。

我說:嗯,很有可能哦。媽媽不會在舒適圈裏轉圈,我會在菜市場買菜時,買各種不同的菜,包括原來根本不會買的不會做的那些。因爲,只有不斷跳出自己的舊圈子,跳出原來的舒適圈,纔能有新的突破。就像前面我們家的餐桌上,幾乎沒有魚。而現在,媽媽會刻意買魚蝦蟹等。不會做,只能說是此前不會,現在來學就可以了。

娃:媽,那您去哪兒學呢?

我:向書博士請教是其中道路之一。媽媽會買一堆相關書籍回來研究的,就像媽媽喜歡品茶就買回一堆茶藝的書,喜歡種菜養花就買一堆種菜養花的書一樣。同時,網上也有各種視頻和教程啊。想要學習,總是有許多渠道的。畢竟,遇見一件事情,總是有三種以上解決辦法的嘛。

娃:媽媽,這句話我都聽過一萬遍了,我記住了。

我:這句話對你有用嗎?

娃:當然有用啊。我做數學題不會時,就會想起這句話,就會去想另一個辦法。

我微笑:嗯,真不錯。媽媽也是。比如做菜,除了學習別人的方法,自己也可以創新嘛。我們在歷史思維課上學了那麼多創新思維派別,都可以派上用場啊。平常事物之間的組合是創造,拆分也是創造。就像前幾天,家裏有胡蘿蔔和豆腐,媽媽原本是準備分開做兩個菜的。後來把他們一起炒,味道也不錯吧?

雅貝貝:嗯,挺好喫的。

我:所以,做飯菜也是一種創造性工作,可以用各種創新思維去進行研究。對吧?

娃:媽,是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是用創造力去做的呢?

我:當然是,哪怕是掃地。那個不斷進行創新型思維的人,就不會像千百年來那些因循守舊、墨守陳規、不動腦筋的人那樣去掃地,他們就有可能創造處掃地機器人這樣的機器來。

娃:媽媽,原來掃地機器人是這樣創造出來的啊。

我:對啊,所以說,做任何人都怕兩個字。

娃:媽,是哪兩個字呢?

我:認真。

娃兒睜大眼睛:爲什麼呢?

我:一旦認真、投入、全神貫注,就有可能讓我們出現心流的狀態。而你知道的,我們在前面也曾經多次討論過,心流是一種能夠讓我們產生幸福感的一種狀態。或許此前媽媽總是把做飯當成一種義務,一種被迫的、不是心甘情願去做的事情,覺得是一種對寶貴時間的浪費。而現在,媽媽改變了觀念,我全身心的投入,帶着對你的愛。帶着想要把它做好的心情去做。這樣,媽媽的飯菜,就明顯得到了質量的提升。所以,就像那首詩裏說的: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媽媽在做針線活的時候,是帶着對孩子的深情的愛去做的,這和不帶情感的去做是不一樣的。這樣的投入和認真,即使是做再枯燥的事情,它可能也會讓我們覺得幸福,出現寶貴的心流的狀態。

娃兒:媽,我明白了。所以,我也要認真的喫飯,這樣,纔是珍惜媽媽的勞動,對吧?

我大笑:對極啦。

娃兒:這樣,說不定我喫飯也會進入心流狀態呢。

我:完全有可能。

娃兒:這樣,我是不是就會長得更高更健康了。

我:肯定會呀。

這是孃兒倆餐桌邊的對話。

突然想起最近讀的那本名爲《村落效應》的書上的幾句話:“和誰喫晚飯,才真正決定你的人生”以及“孩子成績怎麼樣,還要看晚餐”。

突然很感謝搖號制度,讓我們進入了最近的初中上學。於是,每日的早晚餐,我們可以進行此類談話。我相信,這就是極有意義、必不可少的家庭教育!

此餐桌上的談話,乃我記錄內容其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