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今天的北京奧運,你還記得誰是首金嗎?

今天是8月8號,里約奧運會正在熱鬧地進行。8年前的2008年8月8號,你一定還記得那個日子,北京奧運會開幕。

雖然已經過去8年,但你一定還記得《北京歡迎你》怎麼唱,還記得李寧手持火炬在空中奔跑,記得穿紅衣的林妙可站在高臺上,對着口型唱着歌。

你自然也記得劉翔在震驚中退賽的背影,和博爾特在震驚中衝線的魅影。

但你還記得那一屆,中國奪了多少金牌嗎?大多數人恐怕說不出來了,是51枚,力壓美俄高居榜首,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輝煌。

那你還記得那一屆,爲中國奪得首金的是誰嗎?大多數人恐怕也說不出來了,是陳燮霞,女子舉重48公斤級。

陳燮霞現在在幹啥呢?公開報道上搜不出來,媒體早已不再關注了。

再往後,倫敦奧運會上的首金獲得者是誰呢?正是這次里約奧運的“失敗者”,易思玲。但恐怕大多數人也早不記得了。

所以,在眼下里約奧運會上最受國內輿論關注的“首金”話題,你可千萬別當回事兒,因爲它根本就不該成爲一個話題。它的意義,只是對媒體來說,能增加發行量、收視率和流量,其他就沒什麼了。

我們當然要祝賀濟南姑娘張夢雪,她在幾乎無人關注的情況下得了冠軍,但也要祝賀杜麗、易思玲、孫楊,儘管他們沒能拿到那枚首金,但只要戰鬥了付出了拼搏了,就該祝賀。

都在心急等“首金”,其實還是一種功利的,不自信的表現,如果說當年許海峯那枚首金作爲“零的突破”應該記入史冊,那現在,真沒那個必要這麼看重“首金”了。

因爲你已經在8年前站上了奧運巔峯,已經向世界證明過自己了,現在就該有一種超然的氣度,更該有一種對奧運精神的深入理解——

奧運精神,絕不是隻有金牌能體現。

首金和末金,金和銀和銅,甚至沒有名次,都一樣能體現奧運精神。

而即使得了金牌,像澳大利亞那個口德卑劣的霍頓一樣,也照樣被人鄙視。

所以,無論奧運的參與者還是旁觀者,享受比賽的過程,留下歷史的瞬間,這纔是最有意義的。就像8年前的北京奧運,博爾特的金牌很奪目,劉翔的退賽也同樣奪目,他們都留在了奧運史冊和人們的記憶中。

而再過8年,你也許就忘了里約的首金是張夢雪,忘了里約奧運中國拿了多少金牌,但如果有值得記憶的瞬間留下了,那就足夠了。

博爾特現在又快樂的來參賽了,劉翔雖然只能參加真人秀,但看樣子也很快樂。所以孫楊,你也沒必要再爲失去首金哭鼻子了,還是爭取讓後人記住你無論勝敗譭譽,都展現出的笑容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