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娃:爲人母的欣慰時刻

1.拼圖

娃對照着拼圖盒上的圖,第一次獨立完成了150片的小塊兒拼圖。

拼完才發現不知什麼時候丟了一塊兒,他說:“沒關係,殘缺的美也是美。”

因爲圖案線索不是很清晰,無法一次性拼完,又怕隔久了弄丟模塊,這次是放在一個透明的文件袋上拼的,有空想起來了就拼幾塊兒。

這次拼完,偶然想起反過來看看背面是什麼,一看,又有新發現,背面有“from”“to”這樣的單詞,中間有兩條橫線,右下角還有個小小的歐美淑女頭像。

原來,這拼圖是張明信片!以前只知道它是張風景照。

2.甜點

娃第一次自己煮了紅糖荷包蛋。

正長身體的半大娃,嘴不能閒着,時不時要喫點什麼。

這不,喫完晚飯沒多久,又想喫東西了,問想喫啥,說“紅糖荷包蛋”。

這個簡單,我在旁邊指導,讓娃自己做——“雞蛋效應”告訴我們,自己做的東西,不管實際效果怎樣,滿意度都更高,喫着更香。

先從冰箱取出雞蛋放着,讓娃燒水。他直接點了飲水機的按鈕,也好,這樣更容易量化,方便他把握用多少水合適。

燒開的水倒進鍋裏,打開天然氣竈、排氣扇,待水開後,放入一個勺子,讓娃把雞蛋打到勺子裏,過一會兒再輕輕把勺子拿開。隨後觀察着注意控制火的大小。

煮幾分鐘後,讓娃用勺背輕觸荷包蛋,感受軟硬度,覺得蛋黃已凝結,就可以放入紅糖,關火了。

紅糖化完,就可以出鍋享用。

學到新技能的娃,成就感滿滿的同時,也更自信了。

3.聽音

按老師要求,娃每天都要聽拷貝在小音箱裏的英語聽力資源,可之前好長一段時間,娃聽音做得並不好,因總是玩兒不夠,覺得聽音就是學習,耽擱玩兒的時間、心情。

後來老師讓他們拿統計出來的聽音時長與規定時長對比,自己盤點並找出是否完成的原因,發語音反饋給老師。

老師告訴娃,聽音不用刻意,在每天的空閒時間,比如玩兒的時候,當作背景音樂放着就可以了,老師也會及時按他們的喜好提供最受歡迎的聽力資源。

受老師開解、鼓舞,娃近來聽音勁頭猛增,拼拼圖、做手工時都會開着小音箱,累積的聽音時長明顯增長。

而我,與娃一起“磨耳朵”幾天,有一搭沒一搭地聽,居然聽出來、甚至模仿出來其中的一些內容,感覺自己的聽音能力也好了一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