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如何学习》:学习如此简单

        学习、思维、写作会持续成为近两年的阅读主题,因为《如何学习》一书,本身也是在阅读计划之内的。说是计划,却也没有明确的规划,只是划拉着微信阅读的书架,从以往收藏的思维学习类书籍中找出感兴趣的那一本就开始读了。

  想来,这也是十分不符合主题阅读时,遴选书籍的标准的,但目前的阅历也仅是到此。

  本书看起来还是相当有趣的,作者会从不同的脑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实验中,提炼出10个符合大脑运行机制的学习方法,让像我一样的懒人们可以躺着学习。书本可读性还是比较强的,而且如果本身对各类科学研究比较感兴趣,可能书籍中的很多内容都会似曾相识。但若是有人问起有什么书是可以推荐给希望通过一本书来改良学习方法的,我定会首推这本本尼迪克特·凯里先生的《如何学习》。

  原因大概是希望学习者们在接触市面上花样百出的学习方法之前,能先理清楚当我们学习的时候,大脑是怎样工作的,服从大脑运行机制的自然天性,再规划、总结出我们的“懒人学习法”,或许才能收获奇效,否则,只是懒人而已了。

  推荐阅读指数:四颗半星

  一句话推荐语:懒人的努力方式真的没有太多花把势,从学习底层逻辑抄底,可能才是推倒知识巨塔的良策。

  记忆:当我们谈学习时,我们在说什么?

  学生时代给了我们太多错觉,在28岁觉醒以前,我认为的努力学习,无非就是努力记住课本上的知识点,所幸记忆力不差,也有点小聪明,所以没有吃太多苦头。

  在我看了几本关于学习的书籍之后,才发现:原来,记忆从来不是学习的重点,而只是开始。反而是我们一直所憎恶的遗忘,反而是大脑认知升级中更为高级的一种机制。

  在本书中,作者借助电脑摄制的工作流程,生动向我们展示大脑记忆的编码过程,并非简单地把我们接收到信息放到一个记忆的盒子里,而是1000亿个脑细胞相互链接,编织成一张巨大的认知网,记忆的提取是认知突触被激活的瞬间。

  再具体的说就是,比如说当我前段时间学习关于健康管理师的课程,课程中很多知识点相关的生物、化学相关的知识点,因而在学习新课程时,我大学时期所学的生、化知识被重新激活,在理解相关的知识点的时候,相比其他同学就很简单。因而,尽管我只通读过科目一,两个科目的考试,我都能靠吃大学的老本来应对。

  说起知识点的激活,这边我们就不得不说到遗忘——一个与记忆相生相伴的概念。尽管在多数人的学习经验中,遗忘是一件极糟糕的事情。但实际并不是彻底的忘记,而是突触无法被正确激活,而处于休眠状态。遗忘在科学的研究中有三个正面的作用:

  1.过滤无用信息——让我们得以集中精力于当下的学习、生活场景;

  2.强化习得——正常的遗忘规律,迫使我们必须重复学习那些对我们来讲重要的信息,而通过反复激活突触,也能反向加强记忆及其提取速度。

  3.促进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大脑并不会彻底的遗忘我们见到过的信息,而是深藏在大脑编织的信息网中,在我们进行深度思考时,这些深藏在大脑中的信息渗透、孵化出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增强记忆:当我们记忆时,大脑在做什么?

  在学习时,我们应当选择什么样的学习环境?采取什么样的学习策略?

    或者,我们把问题的维度拉至其根本——我们学习时,大脑在做什么?我们所采取的策略是在增益,亦或是在阻扰我们大脑的工作呢?

  相信作为20-30年的学习者,我们心中有各自答案。

  但当我们往下阅读时,就会发现本书作者的主张中与我们过去的学习经验似乎是有所背离的。

    1.不同环境,增强记忆的法宝。

  我们认为学习应当在一个舒适、安静且固定的学习环境中,更有助于我们集中注意力应对学习中的海量信息,但作者却通过告诉我们,不同的环境不仅不会影响我们集中注意力,反而会成为我们记忆编码中一个重要的标识,亦即学习环境中声音、气味、光线都会成为我们提取当时学习环境中所记忆编码的信息。

  2.化整为零:持久记忆的学习策略

  花一周时间,学完一本单词书?或是花一个月,每天学10分钟?哪种学习策略更有利于我们持久地记忆单词书呢?在书中,作者通过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反向证明间隔学习,更有利于人们的长期记忆:

  艾宾浩斯指出:同样的重复次数,若恰当的分成几组,拉开时间间距来完成,会比集中起来一次性完成效果更佳。

  为什么如此呢?

  诚如一名深受“感性教育”利好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言:“临时抱佛脚的方法寻求的是在临考前以高强度的学习把东西塞进大脑。但,以这样的方式学得的东西,能建立起来的联想实在少得可怜。”

  由此可见,有效联想亦即可以有效激活大脑信息网中的突触,而我们需要通过反复的激活这些突触以确保在相对长的一段时间内的记忆。

  而具体间隔多久呢?我们主要还是根据自身的记忆习惯与考试时间的安排进行学习日程规划。

  3.勘破教育的本质,考试只是你走向优秀的阶梯

  在我们传统的教育体系中,考试似乎成了划分学习者能力等级的重要方式。而在科学的认知中,测试应当在我们学习的每个小结中反复出现,以反馈我们现阶段的学习情况,需要改进加强的学习板块等,根据每次小测的结果,优化我们的学习计划与策略。

  这,是本书作者希望我们对考试持有的态度。

  为什么呢?

  其实,小测、测试等方式是我们认清自己真实认知水平的一个有利方法,在不断、重复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容易产生认知偏差,将我们熟读的、面熟的概念误认为是我们已经掌握的概念,而通过及时的测试,我们则有机会不断矫正自己的认知、编码,以此来确保我们是真实掌握了信息。

  就好比是单词的背诵,我们花一个小时反复朗读、抄写50个单词之后,我们就产生了自己掌握这些单词的主观错觉,当我们盖上书本,或是自己出一份测试题去检测自己的掌握情况时,就会发现,那些熟悉的单词在茫茫的大脑中,如浮萍般飘忽,难以捉摸。

  而若是你花20分钟熟读、抄写单词数遍之后,花10分钟自我检测,就会发现你的这次记忆工作有太多模糊的地方;自我检测结束之后,你就可以根据上次自我检测的结果,花10分钟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强记忆,然后再花5分钟进行复查,再根据检测结果,重复加强之后,自测……循环往复,直至,在自测中我们可以完整写出所有单词为止。

  这其实是一种讨巧的方式,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你会发下,记忆50个单词,根本就不需要1个小时的时间。

  4.思考的本质:信息的创意孵化

  当人脑遇见一个问题时,它的运行机制是什么样的呢?

  其实,更多时候在濒危情况下,人们的思考仰赖于平时刻意练习中构建的思考模型,这个模型会将眼前的信息进行深度加工、想象、类比等等一系列深度思考的信息处理,而且这种处理速度仅是短暂的几秒钟时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