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時間可以倒流,我們又該如何定義時間?

1.假如時間可以倒流?

凡是科幻,都不可避免地談及未來。而未來如何,又影響着我們的每一個現在。宇宙的命運到底如何?時光,是否能夠倒流,你我都未可知。但是,我們可以想象。

對於這套《中國科幻名家典藏系列》,我非常珍視。和我以前閱讀的外國科幻文學相比,我們的中國科幻小說,正在世界崛起。關於未來的暢想,我們有着自己的獨特思考。

這本《宇宙坍縮》,是劉慈欣的一個短篇。這本書以劉慈欣的短篇命名,連帶着還包括王晉康、劉維佳等人的作品。

當一個作家,選擇在光年尺度去思考,他的想象力,就有了非凡的格局。還是《三體》中的那個丁儀,他總會提出一些關鍵的問題。

宇宙的坍縮終究還是發生了,這到底意味着什麼?關於此問題的思考,才最富有深意。

劉慈欣長期以來,都被低估了。現如今,全世界都在關注他,而他,依然保持着自己在科幻領域的探索,實屬不易。

這不僅僅是科學視野的問題,這是一個文學家對於未來衆多問題的哲學思考。正如他在作品中所說,“人類的時空同宇宙時空相比,渺小到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瞭解宇宙的坍縮對於普通的勞苦大衆,沒有任何的意義。

宇宙完全的坍縮,要經歷一百多億年,人類的壽命與之相比,只不過一瞬間。然而, 坍縮卻是時間倒流的開始,我們的生命,將開始新的紀元。

這一切,我們還沒緩過神,就已經結束。劉慈欣的《宇宙坍縮》,留給我們無盡的思考空間。

2.虛擬與現實

虛擬與現實,我們到底身處何處?如果從科幻的角度去思考,這個答案,並不是那麼地顯而易見。《宇宙坍縮》中,劉慈欣有藍移倒計時,在王晉康的《七重外殼》中,有藍洞。每位作家對未來的想象都有所不同,但這些科技,都能實現虛擬與現實的鏈接。

就當下科技的發展方向來說,這也是我們的主攻方向所在。現如今,很多體感遊戲,已經加大了對這方面的關注,相信在不久遠的將來,這方面的科技,還將產生更深遠的功效。

3.改造與利用

認識世界的目的是什麼?很多時候,我們是出於私心,想要佔有。就像王尚在《搬運海洋》一文中寫的那樣,改造火星,這是一個偉大的暢想。在童言稚語中,我們有無盡的感慨,未來終究屬於我們的後代,而我們所有的努力,也無非是想要他們幸福而已。

除此之外,《宇宙坍縮》這本書中,還包括陳凡禕的《方外崑崙》王晉康的《百年守望》以及劉維佳的《黑月亮升起來》。這些作品,雖然它們的話題都直指未來,但實際上,它們的論題又無一不關乎着現在。

縱觀宇宙,我們只是星球塵埃。但難能可貴,我們是能思考的塵埃,我們能毀滅,更能創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