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248:爲有源頭活水來

今天是2022年11月15日。


晚上利用微信視頻號召開了本學期的家長會,作爲數學老師也發了言,我簡單的向家長分享了我的三個觀點:一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二是保護好奇心,三是儘可能多的閱讀。



作爲一名多年從事一年級數學教育教學的老師,我深刻的體會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因爲,一不留神,可能會貽誤孩子很長時間裏的學習。

數學是一門關於思維的科學,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也因爲此,學習過程中,會者不難,難者不會的現象尤其明顯。也見過很多的數學老師教學生背一些知識點,我對此並不贊同但保留意見。粗淺地認爲,過程和方法如果科學合理到位,學生理解了基本原理,建立了數學模型,可以學以致用,多加鞏固,其實是可以有較好效果的。當然,任何的話語都有其侷限,真理也只在一定條件下適用。

衆所周知,一張練習出得好與不好,主要看其夠不夠“活”。同樣的,課堂夠不夠好,也要看其是不是夠“活”。那麼,什麼是課堂的“活”呢?一是導入很好的激發學生興趣,二是探究新知板塊注重過程和方法,能夠把內容講實、講透,三是鞏固練習板塊是思維的延續,而非簡單重複的條件反射,四是小結板塊可以由板塊二(探究新知)順理成章推導出來,不需要絞盡腦汁憑空想象,也就是探究新知板塊要有足夠的材料使得大腦順利加工,熟悉所提供的思考路徑,並不斷提高大腦思維品質的性能。也就是說,授人以漁。

真正的好老師會竭盡全力把學生教得更加靈活,而非簡單的背誦一些東西。毫無疑問,有些學習背景沒有時學生很難學會,但一味地背誦只會加劇大腦的僵化,沒有思維品質的支撐,學習效果恐怕很難會理想。“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所以,我們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護他們的好奇心,創造條件爲他們提供儘可能多的閱讀,課堂上也有時間思考,作業時能學以致用,不斷在學習中成長。凡此種種,思維品質纔是“源頭活水”。重視之,才能綱舉目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