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油果:一個精心策劃賣給中國人的健康騙局

轉自:英語聽力小站

究竟是什麼魔力,讓大家近乎迷信地愛上這個水果呢?

這些年,要說除了奶粉之外,從國外火到中國的還有一樣東西那就是——牛油果!

這個喫起來味道並不明顯,口感也並非爽脆香甜的東西,是如何被“重口味”的國人所接受的呢?原因也很簡單,牛油果主打的“賣點”是健康!

這個“舶來品”,硬生生的被輸入進了中國人的“健康食物清單”當中。那麼牛油果到底有沒有這麼神?這篇文章告訴你!

01

貼上健康的標籤,在中國遍地開花

據統計,2010年,依賴進口供給的牛油果在中國的進口量僅2噸,而到了2017年,這個數字已經增長到了32100噸!成萬倍的增長。

幾乎所有的新式餐廳,都有牛油果入菜的菜色供追求健康時尚的顧客選擇。在這些餐館裏,大小餐館裏,如果沒放幾片牛油果,都不好意思說是沙拉。牛油果甚至一度成爲了高端、健康、營養食物的代表。

根據一家權威諮詢公司發佈的數據,在中國,被貼上“超級食物”、“超級水果”標籤的產品,在2011年到2015年間就增加了202%,同時增長的自然還有他們的銷量。

他們不光代表了“用上舶來品”這種帶有“小資情調”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他們向對健康和食品安全長期帶有焦慮的中國人販賣了一劑安心藥。


“喫自然的水果總是百利無一害吧”、“進口又貴的東西肯定是好東西”、“國外專家總不會騙人的”……

許多中國人都這樣想。實際上,有營養學家曾表示,“超級食物”其實是宣傳上的噱頭,在營養學界並沒有明確的定義。這些食物在原產國可能只是一種普通的食材,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後,貼上“防癌、抗老、減肥、高營養”的標籤,成功佔領中國市場。


近5年超級食物的搜索量呈上升趨勢。橙線代表牛油果,綠線代表藜麥,藍線代表奇亞籽。

而就牛油果而言,宣傳的關鍵詞聚焦在了“保護心臟,降低膽固醇,減肥”等上面,究其原因,是因爲牛油果中含有約 2% 的蛋白質,而一般的水果幾乎爲零,這就是常有人說其有營養的原因。

02

一個牛油果的脂肪熱量 = 3碗米飯

牛油果含有其他水果都幾乎不含有的蛋白質不假,然而,很多人忽略了,牛油果的脂肪含量高到簡直不像是水果!


根據營養學家測量,一個牛油果的熱量約等於3碗飯,別小看喫這個水果,很有可能一不留神就喫胖。


而牛油果的脂肪含量,更是與其他食物比起來,高到了“觸目驚心”的程度:炒黃豆(20%脂肪);士力架(25%脂肪);薯片(33%脂肪);開心果(45%脂肪);大杏仁(50%脂肪);榛子(60%脂肪);核桃(65%脂肪);碧根果(72%脂肪)……

而牛油果的脂肪含量是15.3%,甚至超過了普通豬肉脂肪含量的15%!就熱量而言,通常水果油脂含量很少有超過 1% 的,熱量也一般維持在30~60 kcal / 100 g 的水平。而牛油果熱量達到了161 kcal / 100 g!

一個200g的牛油果,熱量約爲332kcal,而一小碗100g米飯,熱量也才116kcal。稍微喫個大一點的牛油果,你等於吃了將近3碗飯!

03

牛油果:一個精心編織的營銷騙局

那究竟是什麼讓這個完全舶來的小水果,讓這麼多人失去理性,跳過那麼多可怕和科學的數據,近乎迷信的愛上這個水果呢?

營銷!營銷!還是營銷!

牛油果打入中國,首先是從互聯網上,一篇篇澳大利亞人喜歡喫牛油果的報道而進入衆人的視線的。

而這不得不說是營銷商編制的一個巨大的營銷策略。


作爲牛油果的主要出口國,澳大利亞生產的牛油果幾乎都流向了亞洲市場,其中又以中國爲主。

維密超模在ins上曬自己喫的帶牛油果的早餐。

西澳大利亞州的最大牛油果業參與者之一稱:“亞洲市場正在爲澳大利亞牛油果付出高價,他們樂意購買,我從來沒有看到出口水果的這種收益水平。”

在英文裏,牛油果以前不叫avocado,而叫alligator pear,翻譯過來就是“鱷梨”,正是它粗糙的暗綠色果皮確實跟兇猛的鱷魚有點相像。


更鮮爲人知的,牛油果還有一個更上不了檯面的名字,叫做aguacate。這出自西班牙語,原意爲睾丸。


當時牛油果種植協會強烈抗議,說這名字簡直要毀了整個產業,於是在協會的建議下,alligator pear、aguacate紛紛改爲聽起來高大上的avocado。


在改完名字後,精明的農場主和農產品經銷商開始籌集大量的資金給牛油果打廣告,做營銷。

1974年,一顆牛油果貴達1美金,根據購買力換算,相當於今天的4.8美金之多。對於那個年代來說,這個並不起眼,大家也不太知道如何食用的水果實在是太貴了。

於是營銷人員順水推舟,順勢而爲,將牛油果包裝成了“水果中的奢侈品”,專供優雅富貴的上層人士食用。

這個營銷理念依舊深植入牛油果的銷售之中,就像中國人選擇喫牛油果的潛在原因一樣,彷彿吃了牛油果,就有了上層人士的生活方式,成了社會上游。說到底,牛油果販賣了一種“聽起來高級”、“格調很高”的生活方式。

而牛油果的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全美國的肥胖率已經高到引發所有人的關注,營養學家呼籲全美國人減少脂肪攝入,於是脂肪含量成爲了判定一個食物是否健康的重要標準。

而就在此時,牛油果就被美國食物藥物管理局踢出了健康食物的範疇。

但是牛油果農場主和進出口企業不開心了,一直抗議,抗議到了2016年,他們表示,按照這個標準,牛油果和三文魚都不是健康的,而無脂肪果凍和含糖穀物卻被認定爲“健康”,這不合理,不公平。

就這樣,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爲了牛油果修改了標準,牛油果重回“健康食物”的隊伍當中。

藉此良機,廣告商們爲牛油果打上標籤:牛油果含的是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跟炸雞、薯片是不一樣的!


此後,隨着西方各路明星在社交網絡中的宣傳,牛油果成功地以“健康食品”、“超級食物”的形象深植入了人心,走向了神壇。


牛油果實現了完美逆襲,美國每年的牛油果消費量保持 10-30% 的增長,而在澳洲更是誇張,2014年澳洲牛油果進口近73萬噸,佔全球牛油果進口的46%。人均消費量從 1999 年的每人每年 1.1 磅,增至2014年的 5.8 磅。


隨着美國人的宣傳,澳洲人的助攻,在2005年中國對墨西哥的牛油果開放進口准入後,澳洲進口牛油果也接踵而來。


藉着中澳貿易的火爆,生鮮代購的炒作,牛油果這個喫起來像肥皂的水果成了衆人瘋搶的“超級水果”。鋪天蓋地的熱文、軟文將牛油果捧成了“養生萬金油”、“森林奶油”。


04

牛油果到底要不要喫?

如果你喜歡它獨特的風味,也認可它營養的價值,當然可以適度的喫。


但是如果你僅僅是爲了所謂的“超級食物”、“超級健康”、“上層人士的生活方式”、那還是要勸一句:理性食用纔是王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