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追夢問天,擁抱星辰大海:探訪空間站背後的故事

1.大膽做夢,敢於問青天

近來,因爲要準備思政課,所以,對於當下的時事,我也有了更多的瞭解。之前,我覺得宇宙也就那麼回事兒,相比於遠方的夢,日常如何苟且,似乎更爲緊要。儘管,我也總是仰望天空,但是,因爲近視,也看不了多遠。城市的污染嚴重,有星星的日子都覺得是種僥倖。本來,這樣平庸的生活,可能會一直繼續下去,直到我有了孩子,我渴望他走向遠方,於是,我跟着他一起探尋宇宙。

宇宙真奇妙!原來,只是一個太陽系,就有如此之多的玄妙。在跟着孩子探究了一晚上之後,我終於知道了八大行星的相對位置,以及八大行星的大體特點。整個太陽系,除了八大行星,還有五個矮行星,一個小行星帶和一個遙遠的柯伊伯帶。火星上有一座火山,非常高,叫做奧林帕斯山。這些,我兒子統統都能記住。我對此感到非常驚奇。

也許這正是出於生命的本能,對於自己所處環境的認知,關乎着每一個尋常的人類。人類也正是在這種好奇心的趨勢下,從未間斷對於宇宙空間的探索。

1971年,蘇聯發射了人類有史以來的第一座空間站——禮炮1號,這意味着,我們人類的宇宙探索已經到達了新階段。大膽做夢,敢於問青天。這是多麼地浪漫和果敢。

2.空間站:人類在太空的家

從1971年至今,目前正在環繞地球運行的只有兩座空間站,一個是由多個國家共同運營的國際空間站,另一個,就是我們中國的天宮空間站。本來,製造空間站這件事情,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們國家在此方面,開始得還比較晚,然而,我們還是取得了如此之高的成就,這不得不讓人感嘆。

因爲意識形態的關係,我們在研究之初,遇到了很多技術壁壘。外國的科學家不願意帶着我們一起研究,所以,中國人要想爭一口氣,就只能自己努力。到如今,我們在航天領域的成果已經是有目共睹,天宮空間站,是我們中國人在太空的家。

航天員在空間站做各種各樣的實驗,地上的科學家再根據這些實驗結果,加以分析,得出相應的結論。我們通過航天探索,已經解鎖了很多太空的祕密。同時,我們的各種研究成果,也有很多方面,造福了當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各種航天材料,更是被廣泛地應用到人們的生活中,對於太空的研究,絕不僅僅是孤立的。

3.《DK空間站背後的故事》

DK的科普書,一直以來,都是精品的存在。而這本《DK空間站背後的故事》是非常新的一本書,這也就意味着,有很多新的內容被包容其中。當然,哪怕是再新的書籍,出版的那一刻也會成爲歷史。2022年6月5日,神州十四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航天員進駐天和核心艙,開啓了爲期6個月的在軌駐留。

中國的天問一號,更是於2022年9月,獲得了第73屆國際宇航大會的世界航天獎。2022年10月9日,“夸父一號”發射升空,這是中國針對太陽探測的專用衛星。這一系列的內容,在《DK空間站背後的故事》的這本書裏,是找不到的。可儘管如此,它依然是非常值得閱讀的一本書。

從內容上來看,這本書專注於空間站相關內容的介紹。人類對於宇宙探索的慾望,早已有之,但直到空間站正式地建立,才真正意義上地推動了相關研究的發展。圍繞着當下的國際空間站和中國的天宮空間站,《DK空間站背後的故事》讓我們看到,空間站如何建造,在如此複雜的宇宙環境中,人類窮盡了所有的智慧,也沒有辦法瞭解所有。

這探索的過程中,也伴隨着失敗。這背後,是無數航天人默默的努力。

給孩子種下一個航天夢,《DK空間站背後的故事》讓我們看到太空生活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關於火箭如何發射,航天員如何訓練,以及在空間站上,宇航員們的生活細節,這本書對此都做了詳盡的介紹。這其中包括很多珍貴的資料,我們也因此更加了解宇宙探索的重要。

太空菜園、太空機器人,這些都是科學家們重要的實驗方向。現如今,我們人類的科技發展,已經到達瞭如此先進的程度,實在是讓人心生感嘆。

尤其是看到《DK空間站背後的故事》中和中國相關內容的時候,我的那種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祖國的發展,是我們所有中國人的驕傲。對於宇宙探索這個領域,我們中國人有自己的領地,這是多麼值得我們爲之自豪的事情!

如今,科學發展上,機遇衆多。小孩子多多投身科技,才能更好地回報祖國。勇敢追夢問天,擁抱星辰大海,從探訪宇宙奧祕開始,從瞭解空間站背後的故事開始。

正是因爲讀了這本書,我和孩子對於宇宙,纔有了更強烈的好奇心。中國航天的發展,這本書提到的還是有限。在此方面,我們中國也有相關的書籍出版。我是一定要給孩子看一看的,到那時候,我要神氣地告訴他:看!這就是我們的祖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