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哎呀!原来历史这么读


说到历史文化,你会想到什么呢?大概我们每个人的脑子里飘过的会有《四大名著》,《诗经》,《四书五经》,《史记》……而其中,有一部书,可以说是很多中国人都曾想过,有生之年得好好读一读的。


这本书就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他以为君亲政,贤明之道为出发点而写成的一部巨著,横跨中国16个朝代,从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开始写,一直到959年五代的周世宗显德六年,一共1362年的历史,详尽略远,史料的价值非常高。


宋末元初的学者胡三省曾评价此书:“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做事不足以垂后”。


历代以来,也有很多名人对此书推崇备至,觉得那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很多人会觉得,这本书虽好,但是毕竟是古代文学,如果没有文言文方面的积累,读起来太难懂了,也读不下去。


而我们也看到,在近现代,很多学者也对这本书进行批注或者翻译成今天的白话文。这么做的目的,一个就是让我们优秀的文化得以继续传承;一个就是解决今天读者们的难题。就像熊逸版的这套《资治通鉴》,这套书并不是单纯的文言文翻译,作者熊逸在和大家一起读史的时候,挖地三尺,纵横串讲,以侦探小说式的节奏,轻松有趣的笔调带你把那枯燥的历史读活了。


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要读史呢?读史使人明智,那些在历史上被记录下来的重大事件是如何发生的,经过又是如何,结局又是怎样,从中我们学到了什么。


作者还用今天我们现代人的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来解读那年的那些事,包括其中的问题,作者会问,如果放在今天,我们如何选择呢?在读史的同时,也带着读者思考,有思考便有成长。


当你看完这套书,相信你也会和我有同样的感慨:哎呀,原来历史可以这样读,原来历史并不总是那么地枯燥。


01 读那时的选择


今天的我们,很多人总会觉得,我们为什么要读史呢?那些都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了,对我们意义不大。但是,在我们中华文化里,我们总能听到一句话:“以史为鉴”,因为那些事已经发生过了,所以当我们对过去的事情进行复盘,我们是否可以避免当时的某些选择的不足呢?


我想这也是读书的意义所在,我们读的是那个时候人们的选择。当然,这本书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当时的统治者服务的。


所以有人或许会说,我又不想做出多大的成就,这对我来说没有用吧。


作家张佳玮说,读《通鉴》多了,会考虑做大事前……先学一点逻辑思辨。


毕竟在今天,我们很难在这个社会里随便地躺平,多少还是有点追求的。为了让我们的追求最终有所得,这方面的学习也就变得有必要了。


比如,魏惠王即位之后,在国内采取的很多措施,当时人们对他的评价是急功近利,而今天我们再回去看,他是否真的是急功近利呢?在他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他的选择是主动的还是被推着走的呢?


这其实就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思考。


在秦国变强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的词就是“连横”和“连纵”,其中有一件事就是秦国借道魏国和韩国,然后攻打齐国。这是当时的秦国君主的选择。


在今天,我们同样观察了那时的地理位置,用我们的理解来说,这件事在今天看来,是否有必要呢?


我们在读历史的同时,更多的是由历史带来的思考。由这些思考,带着我们思维不断地深究。慢慢地,我们会对这些事情形成我们的认知。


而好的认知,是会带给一个人进步的。


02 读那时的思考


今天的我们读史,带动的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思考。那么,在当时的历史事件中,那时候的人们是否也有思考,他们是如何去思考问题的呢?


比如,孟子当初第一次见到魏襄王时,为什么会觉得“望之不似人君”,然后他就离开魏国了呢?


当时的孟子是如何思考这个问题的呢?或许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个人的气质。可是,魏襄王为什么会让孟子觉得没有“人君”的气质呢?


由此引出了当初的魏襄王是如何成为魏国的君主的,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时代的选择。


孟子的判断,最终让他觉得,他和魏王不是同路人,所以他离开了。在今天看来,这里面包含的就是“看人的艺术”。


通过孟子的思考,今天的我们是否可以从中学到什么呢?这要是放在职场上,我们同样都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判断身边的人和自己是同路人呢?


我觉得这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而孟子判断的标准对我们来说是否有借鉴意义呢?


看着古代人的思考,我们也在思考,而思考可以激发人们的好奇心,然后我们会更想知道答案是什么,因而上下而求索。


03 读今日的实践


很多人不看历史,有一个原因就是觉得,太过久远的事情意义不大。然而,近几年,读史成为一种提倡,因为在我们国家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我们的文化没有断过,这更是我们读史的意义所在,毕竟四大文明古国就剩中国的文化没有断过,你难道不好奇吗?


在熊逸版的《资治通鉴》中,最实用的一个点就是联系实际看历史。看完了那些年的那些事,我们更多的是,把这些思考用在今天的现实中,看看曾经的一些理论、经验在今天是否还有作用。如果有,为什么有;如果没有,为什么没有。


这也是我们看问题的辩证思维,毕竟越来越多的人都认同,这世间的很多事情,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更多的时候是选择的不同。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儒家文化占据了很重要的比重。而儒家的文化中,我们最熟悉的便是“仁政”,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很多的思想家在游说国君的时候,一直坚持的理论。而我们也知道,最终实现一统的秦国,他选择的却是法家的思想。所以,“仁政”在当时的社会中,它真的有思想家们坚持的作用吗?


如果放在今天,我们是否也要坚持呢?


对于孔子,后人称他为“圣人”,那么这里也有一个疑问,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圣人”呢?它的评判标准又是什么呢?今天的社会里,是否也有符合这一标准的人出现呢?


而类似的思考,在这套书中还有很多。所以,不妨大伙跟着作者的思维,一起回到两千多年的浩瀚历史中,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看看当时的事件。


曾经在网上看过关于读《资治通鉴》的评价:


“在处世性情上,当看到千年王朝的兴替,再回头审视自己走过的路,我们会变得更加豁达。


在做事决策上,当一页页翻过千万人的生死,命运沉浮,我们会变得更有远见和魄力。


在做人格局上,当俯瞰1362年的历史棋局,我们会学会更理性地看待人性,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功、名、利、禄。


当你真正读懂《资治通鉴》这部真实、厚重的历史大部头,对你的认知和精神都是一次改头换面的洗礼。”


我不能说,你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触,但是我觉得,当你真正读懂《资治通鉴》时,你内心的领悟注定会不同。

此后,世事皆洞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