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義》在行走中療愈重獲新生

這本《旅行的意義》是我2012年購買的,當初被書名所吸引,好奇“旅行到底有什麼意義”。這幾日因無法上班又閒又焦慮,便在書架上順手拿起了這本暢銷並具有“療愈”性質的小說一口氣讀完了。

試問,“如果有一天你失去了一切,你會怎麼辦?”

我想很多人可能都沒有想過,我也沒想過,甚至都不敢去想。然而最近Y情之下,也不得不讓我們去想想,去面對。

如果真的遇到這樣的事情,你會怎麼做呢?《旅行的意義》書中的主人公以一段步行開啓他的重生之旅。

主人公艾倫.克里斯托費森,原本是西雅圖一位成功的廣告商人,剛剛成功地簽了三百萬美元的廣告合同。他有着漂亮的妻子梅可,住着豪華的別墅,然而短短几周他卻失去了一切:家庭、工作、一生的至愛,他覺得沒有了繼續活下去的理由,打算用一瓶藥終結自己的生命。但最終,他決定出去走一走,不是普通的散步,而是隻帶上簡單的必需品,便離開了自己所熟悉的一切,朝地圖上最遠的那個地方走去:佛羅里達州的基維斯特。

他沿途遇到了很多人,這些人和他一起分享着生活的經歷,他們拯救了他的生活。這就是他開始一場步行旅行的意義!

主人公說:大自然治癒了我們的悲傷。在那樣的環境中,除了走路和思考,沒有別的事情可做。

讀完主人公的故事,我對主人公的遭遇予以同情,對於他的這場“旅行”以及沿路看到的自然風景、建築、遇到的人和事感到好奇和嚮往。

當我心情不好的時候我也喜歡將自己置身於大自然中。記得電影《茜茜公主》父親對心情不悅的茜茜說過這樣一段話:

當你感到憂傷的時候,就到這片樹林裏唻,你會看到,在每一株樹和每一朵花裏,上帝無所不在,而你,就會得到安慰和力量。在你感到寂寞無助時,你可以去大自然中,你可以從每一棵樹,每一朵花上面,感覺生命無處不在,感覺上帝就在我們身邊。”這也就是爲什麼很多人都喜歡接近大自然,喜歡旅行。

有人說: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也有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我們都希望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而從來沒有做過。生命中有太多的約束:工作、家人、朋友......就如主人公一樣,之前忙工作的時候沒有時間帶妻子外出,即使一些地方很近,也是他們所向往的地方。

雖然我們用鏈鎖將自我束縛,但在人類的心靈深處,仍然有一個原始的部分,渴望着流浪和自由漫步。這也就有了很多人愛上了旅行、旅遊。

我們爲什麼要旅行呢?有人說,旅行就是從一個地方到一個地方,從自己不想待的地方到別人不想待的地方。但,旅行,行萬里路,卻能讓我們的疲憊的心靈得以舒緩,短暫的遠離人事......

某種意義上來說,一段旅行確實能夠重啓我們的人生。但如果不能去旅行呢,還有什麼辦法能夠讓我們獲得重生呢?

那無疑就是記錄了。因爲記錄也是一種療愈。

主人公在8歲的時候就開始寫日記,他的第一個日記本是一本帶鎖的本子,每次他都寫下與自己對話的內容然後鎖起來。他的日記也成爲了與母親在日常溝通交流的一種方式。成年後,主人公將寫作當做是自我存在的一種證明。這也就是在旅行中,他的包裏一定要裝一本日記本保持隨時記錄所思所想,旅行中的寂寞他還可以通過日記的形式與自己對話。

也許有人說,爲什麼要寫日記呢?日記要寫什麼呢?

書中主人公的母親有這樣一段話是我比較認同的:

“日記本上寫什麼並不重要。如果總是等着去寫重要的事情,那可能最後什麼都沒有寫。因爲那些重要的回請看上去就和其他每件事情一樣,只有當你回過頭看的時候,纔會發現它們的重要性。關鍵在於寫下你在想什麼,有什麼感受。”

我也很喜歡寫日記,現在用手帳代替記錄時間開銷,因爲時間抓不住,留不住,只能把時間留在文字的漩渦裏,對逝去的時間表達敬畏之情。

可能就如書中所說: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總有某個部分希望全世界都知道我們的存在,無論結局是好是壞。

無論是開啓一段旅行還是用文字記錄,都是一種療愈。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行走在路上,或許不像主人公那樣真的在走路,但同樣是在向前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