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义》在行走中疗愈重获新生

这本《旅行的意义》是我2012年购买的,当初被书名所吸引,好奇“旅行到底有什么意义”。这几日因无法上班又闲又焦虑,便在书架上顺手拿起了这本畅销并具有“疗愈”性质的小说一口气读完了。

试问,“如果有一天你失去了一切,你会怎么办?”

我想很多人可能都没有想过,我也没想过,甚至都不敢去想。然而最近Y情之下,也不得不让我们去想想,去面对。

如果真的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呢?《旅行的意义》书中的主人公以一段步行开启他的重生之旅。

主人公艾伦.克里斯托费森,原本是西雅图一位成功的广告商人,刚刚成功地签了三百万美元的广告合同。他有着漂亮的妻子梅可,住着豪华的别墅,然而短短几周他却失去了一切:家庭、工作、一生的至爱,他觉得没有了继续活下去的理由,打算用一瓶药终结自己的生命。但最终,他决定出去走一走,不是普通的散步,而是只带上简单的必需品,便离开了自己所熟悉的一切,朝地图上最远的那个地方走去:佛罗里达州的基维斯特。

他沿途遇到了很多人,这些人和他一起分享着生活的经历,他们拯救了他的生活。这就是他开始一场步行旅行的意义!

主人公说:大自然治愈了我们的悲伤。在那样的环境中,除了走路和思考,没有别的事情可做。

读完主人公的故事,我对主人公的遭遇予以同情,对于他的这场“旅行”以及沿路看到的自然风景、建筑、遇到的人和事感到好奇和向往。

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也喜欢将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中。记得电影《茜茜公主》父亲对心情不悦的茜茜说过这样一段话:

当你感到忧伤的时候,就到这片树林里唻,你会看到,在每一株树和每一朵花里,上帝无所不在,而你,就会得到安慰和力量。在你感到寂寞无助时,你可以去大自然中,你可以从每一棵树,每一朵花上面,感觉生命无处不在,感觉上帝就在我们身边。”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接近大自然,喜欢旅行。

有人说: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也有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我们都希望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从来没有做过。生命中有太多的约束:工作、家人、朋友......就如主人公一样,之前忙工作的时候没有时间带妻子外出,即使一些地方很近,也是他们所向往的地方。

虽然我们用链锁将自我束缚,但在人类的心灵深处,仍然有一个原始的部分,渴望着流浪和自由漫步。这也就有了很多人爱上了旅行、旅游。

我们为什么要旅行呢?有人说,旅行就是从一个地方到一个地方,从自己不想待的地方到别人不想待的地方。但,旅行,行万里路,却能让我们的疲惫的心灵得以舒缓,短暂的远离人事......

某种意义上来说,一段旅行确实能够重启我们的人生。但如果不能去旅行呢,还有什么办法能够让我们获得重生呢?

那无疑就是记录了。因为记录也是一种疗愈。

主人公在8岁的时候就开始写日记,他的第一个日记本是一本带锁的本子,每次他都写下与自己对话的内容然后锁起来。他的日记也成为了与母亲在日常沟通交流的一种方式。成年后,主人公将写作当做是自我存在的一种证明。这也就是在旅行中,他的包里一定要装一本日记本保持随时记录所思所想,旅行中的寂寞他还可以通过日记的形式与自己对话。

也许有人说,为什么要写日记呢?日记要写什么呢?

书中主人公的母亲有这样一段话是我比较认同的:

“日记本上写什么并不重要。如果总是等着去写重要的事情,那可能最后什么都没有写。因为那些重要的回请看上去就和其他每件事情一样,只有当你回过头看的时候,才会发现它们的重要性。关键在于写下你在想什么,有什么感受。”

我也很喜欢写日记,现在用手帐代替记录时间开销,因为时间抓不住,留不住,只能把时间留在文字的漩涡里,对逝去的时间表达敬畏之情。

可能就如书中所说: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总有某个部分希望全世界都知道我们的存在,无论结局是好是坏。

无论是开启一段旅行还是用文字记录,都是一种疗愈。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行走在路上,或许不像主人公那样真的在走路,但同样是在向前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