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文化史Ⅳ》:啓蒙時代貨幣泡沫與價值反思

近日,觀止讀書會以“啓蒙時代貨幣泡沫與價值反思”爲主題,在各大社羣進行了《貨幣文化史Ⅳ》這本書的線上讀書會分享活動,共有1500餘位會員參與,反響熱烈。

某種程度上,到了 17 世紀,貨幣討論的基調發生了變化。儘管中世紀的重商主義者幾乎投入了他們全部的注意力和學識,但他們的努力仍然限於延續歷史的傳統貨幣體系範圍內。

中世紀之後的政治評論家們開始背離傳統體系,與啓蒙運動樂觀主義相呼應,在這樣的認識變化中重新審視貨幣及其作用。

最顯著的變化是,他們認爲政府可以重新設計貨幣並製造硬幣的替代品,從而更好地支持社會的經濟發展。因此,布勞頓的寓言以其簡潔的構思和充滿希望的目標閃耀着光輝。只要參與者之間能達成一個協議,他們就可以構建他們自己的類似於貨幣的工具,這種媒介會使“地產沒有債務, 促進貿易,併爲租戶創造大量財富”。

同樣地,英格蘭銀行發行的銀行券或“發放的信貸”也是通過公私合作來設計的,可以有效地擴大貨幣供應量。銀行爲獲得的每一“便士”而發放的每一“英鎊” 貸款同樣會使公衆和私人受益。於是,啓蒙運動對貨幣的態度開始有了一個引人注目的轉變,即在理論上將貨幣視爲一種能夠設計和重新設計的制度。

這種新的討論方向有幾個來源。在廣泛的層面上,它遵循了政治哲學關於社會秩序有其契約根源的集體辯論。

依照這一觀點,人類有能力實際上也有責任去塑造他們的環境。他們應該採取行動去支持生產性企業、緩解貧困或改善政治秩序,而不是假設存在一種神聖的秩序或翹首期盼神意的干預。

另一羣與塞繆爾·哈特利布(Samuel Hartlib)有關的改革者、學者和自然哲學家,他們斷言“通過不斷追求知識、創新和工業”,人類有可能取得內在發展的進步。他們特別關注貨幣實現生產性交換的能力,認爲貨幣可以開發出原本無法獲得的資源。

鍊金術提供了一種擴大貨幣供應量的方法,他們以對科學技術的培根(Francis Bacon)b 式投入來進行這項努力。當這一切失敗後,他們將試驗性的努力轉向信貸,致力於將信貸重新設計成一種貨幣形式。……

啓蒙時代,貨幣被空前地重新審視。

18 世紀伊始,英格蘭銀行要求政府延長剛獲批不久的特許狀期限,這預示着一場史無前例的金融變革正在醞釀。當流通公債成爲歐洲各政體不可或缺的主權工具,現代貨幣扮演日常交易的媒介,一套全新的貨幣運作方式在激烈的思想交鋒中被“設計”出來。

彼時,戰爭加劇了國家債務的上升,新興資本市場在迭次出現的激變中形成。而與此同時,以現代模式組織起來的商業銀行迅猛發展,帶來高能貨幣的儲備擴張。這是一個在貨幣理論上極富創造力的時代,以激進的貨幣制度創新,塑造了西方的經濟新秩序。

想要了解更多有關啓蒙時代貨幣的內容和故事,可以看看這本《貨幣文化史Ⅳ》,相信你會有很多的收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