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晚上怕黑,不敢一個人睡覺,怎麼辦?快試試這6個方法!

前幾天,看到一個家長的提問:

孩子怕黑晚上不敢自己一個人睡覺怎麼辦?是不是孩子太膽小?

家有同款娃,近期成功幫助孩子適應了獨立睡覺。我只想說,不要因爲孩子晚上怕黑,不敢一個人睡覺,就給孩子貼標籤——“膽小”。

插圖來自《小兔卡爾成長故事集》

怕黑並不是膽小的表現,而是我們人類的本能反應,是一種特殊的自我保護機制。當我們身處黑暗環境中看不清、聽不清時,就容易心生畏懼,產生不安全的感覺。

而且,孩子豐富的想象力和無法分清幻想與現實的心理特點,使得他們更加害怕黑暗。

關於如何幫助孩子克服怕黑,我們可以試着這樣做:

少給孩子看恐怖的書畫和電視節目,直到兒童能較好地把表象和真實情況分開。在孩子的房間“徹底”查找怪物,讓他們看到屋裏什麼怪物也沒有。孩子睡覺時,開一盞燈。坐在牀邊陪他,直到他睡着再離開。放一個他最喜歡的玩具在他身邊保護他。

拍攝自上海科技館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跟孩子聊聊當他們獨自面對黑暗時的感受,跟他們分享自己小時候怕黑的經歷,講一些跟怕黑有關的繪本故事。

我們可以試着用說出孩子的感受來代替否定感受。

當孩子說自己害怕獨自面對黑暗時,不能說“黑有什麼可怕的,真膽小”,而應該說“一個人呆在黑暗的房間裏,看不到周圍熟悉的人和事物,確實會產生不安全感。” 當孩子表現出對大人的依戀時,不能說“你都長大了,不能天天粘着爸爸媽媽”,而應該說“爸爸媽媽也很希望能一直陪着你睡覺,但是你現在長大了,需要獨立空間了呀!” 當孩子第一次做到獨立睡覺了,不要吝惜對他的表揚,要肯定他的勇敢和努力——“你的每一點進步,爸爸媽媽都看在眼裏。”

記住,比語言技巧更關鍵的是我們大人的態度。不要因爲孩子不敢獨立睡覺就過分苛責他,不要因爲孩子要分牀睡了,就表現出一副歡天喜地的樣子,要嘗試着去理解孩子的內心,這非常重要。

插圖來自《小兔卡爾成長故事集》

我會經常跟孩子分享自己小時候怕黑的經歷,與他共情。

尤金·彼得森曾說過,“做父母的一個主要任務就是暴露自己的懦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世人展示長大成人的實質——豐滿、有血有肉的人生。”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是一個“膽小”的人,但我從不刻意在孩子面前加以掩飾,因爲這就是真實的我。

就算媽媽是一個30歲+的成年人,也會害怕獨自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屋子裏睡覺,害怕在荒無人煙的地方走夜路。媽媽小的時候也很怕黑,就算上小學了,有時候也會鑽進爸爸媽媽的被窩裏睡覺。看了一些妖魔鬼怪的電視影片後,我就更不敢一個人睡覺了。因爲獨自面對黑暗,特別容易胡思亂想。”

聽了我的分享之後,最終可愛多得出了這個結論——“原來我怕黑,是因爲遺傳了你的基因呀!“

我還會給孩子講對應的繪本故事,讓他知道,怕黑這條路上,他並不孤單。

每天晚上,我都會陪可愛多講半個小時的故事,幫助他安然入睡。最近在讀的《小兔卡爾成長故事集》中,就有一則關於小兔卡爾怕黑,不敢獨自睡覺的暖心故事。

插圖來自《小兔卡爾的生活》

“今天,我想挨着你們睡。”卡爾抱着自己的被子走進爸爸媽媽的臥室。

“怎麼啦?”媽媽問。

“因爲我不想閉上眼睛,房間裏太黑了。”卡爾一邊說一邊爬上了牀。

“啊哈!”爸爸說。

“我睜着眼睛也覺得房間太黑了。”卡爾咕噥着鑽進了被子。

“好吧。”媽媽說。

“我一個人感到很害怕,不知道自己在哪裏。”卡爾朝媽媽懷裏擠了擠。

“我明白。”爸爸說。

“我也不知道你們在哪裏。”卡爾緊緊地抱住了媽媽的手臂。

“我明白。”媽媽說。 “你們不在我身邊的時候,我特別想你們。”卡爾說。

“我們知道。”爸爸說,“靠過來吧,現在你睡在我們中間,你能感到爸爸媽媽都陪着你。”

然後,爸爸講了一個小故事,卡爾安心地睡了。

故事很簡短,卻寫盡了孩子不敢獨自睡覺的原因:“房間裏太黑了”、“我一個人感到很害怕”、“不知道自己在哪裏,也不知道你們在哪裏”。

通過共讀這個故事,不僅孩子從中找到了自己,我們作爲家長也能得到一些啓示:當孩子不敢獨自睡覺的時候,我們能做的是儘可能認可和接納孩子的感受——“我明白”;在孩子想要尋求安全感的時候,我們可以大膽敞開懷抱擁抱他,讓他知道,爸爸媽媽一直都在。

用循序漸進的辦法幫助孩子適應獨立睡覺:

爲了幫助可愛多適應分房分牀睡,我和爸爸做了一年多的努力:從分房間到分牀,從媽媽陪到爸爸陪,從白天睡到晚上睡,從陪睡一小會到完全自主入睡。

插圖來自《小兔卡爾的生活》

接下來,我來分享下我們家的具體做法。

由於可愛多從小到大都是跟着我們一起睡,所以他平時習慣了在主臥睡覺。爲了幫助他適應次臥,夏天的時候,我和爸爸一起打地鋪陪他睡次臥;冬天的時候,我或爸爸會輪流陪他睡小牀;白天午睡的時候,也儘量督促他睡在次臥。

適應了大半年之後,可愛多已經明白次臥是他的專屬房間,對睡次臥這件事就沒那麼排斥了。

接下來就是獨立睡覺的訓練了。可愛多對我比較依賴,所以我單獨陪他睡了一陣子之後,就把陪睡的重任交給了爸爸,藉此削弱他對我的依賴心。再之後,爸爸陪睡到獨立睡覺的進展也比較順利。因爲我們答應了可愛多可以開着臥室門睡覺。開着門睡覺的好處有三:餐廳的少許光線會透過門縫到達他的房間裏,讓次臥看上去不至於太黑;他在次臥睡覺,能聽到爸爸媽媽熟悉的講話聲和走路聲,這些會給他足夠的安全感;夜裏有事喊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也能實時聽到。

用遊戲的方式幫助孩子愛上黑暗

孩子怕黑,除了可以在房間裏玩用手電筒找怪獸這種遊戲外,還有很多有意思的拓展小遊戲。

比如在黑色卡紙上作畫,因爲有黑色背景的襯托,畫筆的色彩看上去會更加的絢麗鮮豔。

比如在黑暗中放煙花,我們能更直觀地看到煙花綻放的每一個美麗瞬間,如果在白天放,效果肯定沒這麼好。

比如用一次性杯子自制卡通手電筒:把一次性紙杯的杯底挖空,貼上一張透明膠,用水彩筆在透明膠上作畫,拿手機上的手電筒照亮就能呈現自制手電筒的效果。

比如自制桔子燈:把醜桔裏的果肉挖出來喫掉,然後在果皮上雕刻表情,在裏面插上蠟燭,兩側加上扭扭棒做提手,就做成了一盞漂亮的桔子燈。

比如玩有意思的手影遊戲,用千變萬化的手勢來講述動人的故事。

關於手影遊戲,我會的畢竟有限(只會小狗、兔子和飛鳥),所以我近期還買了一本《手影的魔法》來學習和拓展思維。

我第一次知道,原來玩手影還可以藉助道具玩

75個美輪美奐的手影造型,真的讓我大開眼界。而且裏面還有專業的手指熱身訓練,能夠幫助我們這種初學者激活雙手的靈巧度,找到表演的感覺。

當孩子發現黑暗的無限魅力時,或許對獨自面對黑暗睡覺的恐懼感也會大幅度下降。

當然,每個孩子對於黑暗的適應能力不盡相同,不能一概而論。如果孩子短時間還無法適應獨立睡覺,那就放慢節奏,相信時間總能解決一切問題的。

如果你覺得我的方法有趣、有用,又或者你有更好的幫助孩子適應黑暗的好方法,歡迎在評論區分享呀!

參考資料:

《伯克畢生發展心理學》,【美】勞拉·E.伯克/著,陳會昌/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