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經常忽視自身才能而專注於他人最擅長的領域

許多小屹耳會忽略掉他們的天賦:“哦,誰都能做到。”他們會錯誤地做出斷言:“如果我擅長這件事,那一定是這玩意太容易了。”他們經常忽視自身才能,而專注於他人最擅長的領域。一旦他們發現自己的短板,則只是進一步證明了之前的悲觀預期。

如果他們覺得自己沒有什麼明顯的長處,他們就該這麼問問:“我能做點什麼,至少讓我跟大多數人一個水平?”而這可能導致其他更宏觀的問題,例如:“我的目的是什麼?我需要哪些幫助?我怎樣才能讓自己去做我想做的以及要做的事?”這是一個重要的節點,會讓孩子能夠對興趣、才能和自我意識的所在產生一定的方向感。他們年輕時所找到的領域未必就是他們最終投身的領域,但這是重要的一步。

有一個患語言學習障礙的女孩萊蒂,從5歲到大二都一直在接受比爾的指導。萊蒂14歲那年,儘管她已經能夠很好地完成作業,也很聽父母的話,但她的母親還是擔心,她似乎在生活中沒有任何真正的激情。比爾告訴她,雖然我們時不時地在孩子的興趣方面提建議,但興趣這東西強求不來。興趣往往是自己長出來的,並且往往以一種出人意料的形式。

當比爾6個月後再次接待萊特的母親,並跟她討論與學校有關的問題時,她說:“哦,順便說一下,萊特已經加入了華盛頓動物救援聯盟,好像還非常樂在其中。”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裏,萊特對她在那兒的工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到了年底,她已經能列出華盛頓大區內所有的救助站和待救助的狗了。比爾早就料到了會這樣,因爲生活總在變化,而那種似乎無望的情況往往都能改變。機會無處不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