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辭退年薪150萬的副總,網友卻一片叫好 01 02 03 04

作者 | 臨公子

01

我們知道,這兩年經濟環境不算好,無論哪個行業,大家都想方設法先生存下來。

前幾天有位讀者說,他做銷售。

老闆公開說:有業績一切好說,你們怎麼做都行。沒業績,那就只能等着裁員

銷售們開始“各顯神通”。

有人爲了有收入數字,以極低的利潤出去談合作,除去成本甚至是負值;

有人明知道以前合作的公司是爛賬,不去追賬,反而尋找能否再次合作,只爲了賬面上能好看些;

有人彎彎繞繞找關係,一邊申請公司報銷成本,一邊和同事們炫耀吃了多少回扣。

我在劉潤老師的文章中看到個故事。

有個祕書對老闆說,查賬時發現一個銷售拿了客戶20萬回扣。

老闆問,他帶來了多少業績?

祕書說,2000萬。

老闆慷慨地說,沒關係,讓他拿,再另外送他一輛寶馬。胸懷要大一點,要算大帳,水至清則無魚。

先不細究利潤,表面看,銷售帶來2000萬業績,自己拿20萬,對公司來說很划得來,花小錢辦大事嘛。

但,你有沒有想過真正的成本是什麼?

其實,不是20萬回扣,是所有人以後都會想拿20萬回扣。

A想我也可以拿10萬回扣啊,B想我拿5萬沒問題吧,C想他們拿這麼多都沒問題,我拿3萬也說得過去。

一個小蛀洞,逐漸演化成巨大的黑洞。

02

等紅綠燈時,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

原本大家都在紅線後等待,只要有一個人闖紅燈,很可能馬上就有人跟着闖紅燈,緊接着第3個、第4個……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理論,叫“破窗效應”。

假設有一棟建築窗戶破損了,如果不及時進行修理,可能會有更多的人破壞其他的窗戶,甚至於會進入建築裏。

要想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除了要時刻注意以外,還需要儘快修補好“第一塊玻璃”。

我們生活在形形色色的規則裏,許多人沒意識到,最核心的不是規則的制定,而是規則的維持。

破壞會引發更大的破壞,混亂會造成更大的混亂。

劉強東曾經開除了京東一位年薪150萬的副總裁。理由是,那位副總被人舉報,接受來自某供貨商一個價值300元的箱子,於是劉強東毫不客氣地將其開除。

雖然許多人叫好,但也有許多網友在質疑:這是不是太小題大做了?

實際上京東“殺雞儆猴”的做法,就是在補“第一塊破窗”。

劉強東把員工分爲5類,分別是金子、鋼、鐵、廢鐵、鐵鏽。

無論你有多大本事,如果你的行爲觸碰了京東的底線,這樣的人就是“鐵鏽”,必須堅決開除。因爲他的危害性遠遠大於一個價值觀與企業相符、但能力欠缺的人。

越是大企業,越懂得維持秩序的重要性。

易中天說過一句話:“一個人,沒了底線,就什麼都敢幹。一個社會,沒了底線,就什麼都會發生。”

企業是個微縮的社會。

“他能收禮,我怎麼不行?”

“別人都拿回扣,你憑什麼說我?”

“大家都這樣,我只是跟着做而已。”

在第一個不守秩序的人出現時,就要果斷禁止。否則到最後每個人都不遵守規則,整個市場的秩序也就混亂了。

要知道,破壞制度很容易,重新建立非常難。

03

其實不少人都知道要遵守規則,但現實常常讓人三觀動搖:

那些不遵守規則的人,明明更容易得到好處啊!老實人只有喫虧的份。

事實真的如此嗎?

我之前安利過《天才槍手》這部電影。

影片根據2014年轟動一時的亞洲考場真實作弊案改編,講述了高智商學霸利用考試舞弊謀取利益的故事。

小琳和班克出身普通,在貴族學校裏是2個異類。

小琳爲了掙錢,答應富二代同學的請求,在全球STIC考試中給他們提供答案。在她看來,學校也有向學生收錢提供答案的潛規則,“學校騙錢與我們賺錢有什麼不同?”

後來,原先正直善良的班克也一步步地被拖下水

他黑化後認爲:我們讀大學四年畢業後,找工作也得不到這樣的薪酬。我們現在就可以賺大錢了,爲何還要忍氣吞聲地活着?

是啊,既然作弊能帶來鉅額收入,爲什麼不做?

打破規則確實能得到某些收益,但從現實角度看,人們忽視了一個bug:

這麼做得到的收益和要承擔的風險,完全不對等。

影片中,家境貧窮的班克因爲作弊東窗事發,不僅失去了留學資格,還被退學,斷送了這條寶貴的上升通道。

現實中:

闖紅燈的人,要承擔被正常行駛的機動車撞到的風險;

隨意插隊的人,要承擔被其他人指責唾罵的風險;

拿回扣的人,要承擔被企業按照規則解僱的風險……

太多人被眼前利益迷惑,卻看不到利益背後,可能是萬丈深淵。

04

三國志裏有句耳熟能詳的話:勿以惡小而爲之。

很多人從道德層面解讀說,這是做人的道理,這是進德修業等等。

但我想說的是:

每個人心裏,都有無數扇窗戶,他們守護着一個人的價值體系。

當你發現通過作弊能考高分時、喫的回扣能輕鬆超過工資時,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以後會不斷地這麼做。

把原本不太起眼的小惡,累積成了自己都難以回頭的大惡,最終積重難返。

我們在看待問題時,相比只看表面得失,下面兩個維度或許更客觀全面:

1、不僅要看收益,更要看風險與代價。

2、不僅要看結果,還要看它反過來對自己的影響。

就像有的互聯網公司數據造假,短期看當然有利於競爭,但當員工知道老闆是個沒有誠信、沒有底線的人,這家的未來又在哪裏呢?

短期的好處,給長期帶來了惡劣而深遠的影響。

馬克.吐溫說:“讓你陷入麻煩的,不是你不知道的事,而是你熟知的其實卻錯誤的事。”

在充滿誘惑的世界裏保持清醒,是一份極其了不起的能力。

希望我們都能守護好心中的“窗戶”。

尊重規則,尊重他人,更重要的,是尊重自己。

—EN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