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江街巷》144:書院街書卷留香

《老成都》(連載)

【文章:韓   旭;圖片:完   璧】

        書院肇始於唐代。到了明代,書院之盛史無前例,僅四川境內就有大大小小之書院約1600餘所。明以後學風日盛,朝庭制定了許多鼓勵辦學的政策。陸琛之《大益書院記》有記載,公元1536年,書院由省級官員捐資創辦,選址的地點,在原書院正街(編者注:現爲紅星路二段部分)。地址所處方位正是明代軍臣萬安侵佔大慈寺部分空地而建的私宅。

        “益”指開卷有益,又隱四川爲益州之意,因而書院名爲“大益”。書院所在之街也由原“王道正直”之名更爲書院街。在大益書院側,又修建了紀念宋代理學家周敦頤、程灝、程頤的濂洛祠。後郭相奎任學政時,宗改祠匾爲“大儒祠”。

        大益書院落成後,一度風頭盛過川內官學,一方面,書院順應時勢,爲士子修學儒家經史,以備科場之需,課程多安排在爲官之道等範疇,此針對尚無功名之泛者的。另一方面對具有秀才以上功名者提出講學、交流、修習的場所。爲澡雪身心,傳習聖賢之體用。相當時期內,國之棟樑由此出之不少。大益書院以“立德、立功、立言”爲辦學宗旨,引爲古聖賢匡濟天下之崇高理念。教授內容上,以四書五經爲綱、王霸之術爲目,參古今之奧理,達“明電、煉性、開眼、致用”的目的。書院又邀請知名學者和各方賢達來此講學傳道,很快就名揚四川及成都。直至明神宗時,張居正秉政,發起了毀書院的風潮,天下書院盡遭劫數,大益書院亦廢,僅以此命名的街名保留了下來,並延傳至今。

        說到書院,不能不提及另外兩處:一是淨居寺潛溪書院,二是拐棗樹芙蓉書院。

        川內著名的潛溪書院原位於現錦江區淨居寺。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間,華陽知縣安洪德清理淨居寺右側的原二公祠資產,在其址之上創設了書院。當時清算祠產時,二公祠有田800餘畝,皆爲淨居寺僧人所佔。安洪德以祠產作經費,取意明宋濂又號潛溪之故,爲書院命名爲“潛溪”。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書院之田又再度被寺僧所侵,四川布政使王站柱撰《重建潛溪書院碑記》,又幫助書院收回田產,令其賴以繼續爲資,維持日常開支。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時,書院遷址城內梨花街(編者注:在錦江區界內)新建,其舊址僅餘潛溪書院石碑一座。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間,潛溪書院受新政風氣的影響,改爲華陽縣立小學,後又改成了中學。

        芙蓉書院也是老成都書院發展史上頗具名聲的。清嘉慶六年(公元1801年),成都縣令張人龍倡議,由縣儒學教渝王子沼承頭,由縣內各界人士集資,於青羊區拐棗樹街(編者注:連接錦江區凍青樹街)西側的空地上建起了書院。建成後的書院頗具規模,依次“自門而庭,而講堂,而三長書齋又諸生書院”共30餘間。其芙蓉之名源出成都自古譽爲蓉城之故。到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時,書院遷往北城,與青龍街之墨池書院合併。      

      (下篇:《書院東街娘娘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