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辨成語使用的常見錯誤】

這節課我們學習新的內容“分辨成語使用的常見錯誤”,它有以下幾種:

一, 色彩不明

成語從感情色彩上可分爲褒義、中性、貶義,我們在使用成語的時候,就必須分辨它的感情色彩到底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還是中性詞,不然的話,就會誤會。

比如:

歹徒在向人勒索鉅額錢款時猝死於作案現場,他一生惡貫滿盈, 真是死得其所。

來看一下,這個成語“死得其所”在這裏用得對嗎?

不太正確,該用“罪有應得”,老師這樣用對嗎?

太對了。

你來查一下,“死得其所”這個成語的意思,然後試着用它寫一個句子。

好。

課堂練習:

死得其所

人生自古誰無死,何況這位老人病了那麼久,也死得其所。

老師: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價值、有意義,表示讚揚一個人。

哦,我沒有讚揚,內容有點空洞。

你寫的這個句子,有點把成語大材小用了。

是的,我以後注意。

死得其所,我們形容一個人他死的有價值,有意義,也就是說,這個人他在死之前一定做過很多善舉,或者說是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對別人有好處的事情,有奉獻的事情,所以當他死的時候,大家就會感慨說,他死得其所。

你這個句子就是表示他病了很久,也就是說,他生前沒有產生個人價值,沒有對別人產生價值,所以他死的算是無悔無憾了,如果你用“死得其所”的話,就有點不太符合。

這樣講,你可以理解嗎?

哦,還是老師說的對,我也是用錯成語了。

你可以再試着寫一句。

好。

課堂練習:

死得其所

聽說94歲的王開國老人死了,聽人們在議論,王開國老人年輕時是抗戰游擊隊員,生前爲我們邢集做了不少貢獻,打水庫、建學校,爲邢集謀福利,他這一生死得其所。

太棒了,寫得真好。

有些成語,它的詞語的意思比較重,有些成語的詞的意思就比較輕,就像我們說話一樣,有的人語氣比較重,有的人語氣比較輕,所以我們在使用成語的過程中,一定要根據特定的環境,特定的情形,來使用一個成語。本來應該是柔和的環境,那你就用一個非常重的成語,那顯然就有一些不太合適,如果你在一個非常激烈的環境,或者說非常重的環境的話,那你用一個詞義比較輕的成語,也是不合適的。

比如:

李老師當班主任15年,一直勤勤懇懇,可謂日理萬機。

來看一下,日理萬機,在這裏用的對嗎?

好像用的有點重,用“任勞任怨”可以不老師

可以的。

你可以試着用"日理萬機"寫一句話嗎?

好。

課堂練習:

日理萬機

總書記在日理萬機的情況下,還關心着我們的民生問題。

寫得太好了。

三,望文生義

有時候成語的意思,它並不是成語這四個字本身的意思,而是要準確把握和理解其中深奧的意義,所以我們有時候必須追根潮源,不要望文生義。就是說,我們僅憑字面的意思,就斷定這個成語的意思的話,是不準確的。

比如:首當其衝

比如這個首當其衝,它的意思是最先受到某種勢力的攻擊。或者說是遭到某種災難,就是遭到災難和攻擊的意思。

所以如果我們僅憑這四個字“首當其衝”的話,我們可能就會以爲是,最先去領頭去做某件事情。

比如:

據專家測算,在首都市內的空氣污染中,汽車尾氣的排放可算首當其衝,竟佔了污染總量的45%。

你覺得首當其衝在這裏用法正確嗎?

是的,如果不瞭解它的意思,我也是像老師說的那樣理解的。

首當其衝,在這一段中用的正確吧。

那你可以用“首當其衝"寫一個句子嗎?

好。

課堂練習: 首當其衝

在一次的洪水爆發中,我們的人民解放軍戰士,首當其衝衝在第一線。

非常棒!

四,對象誤用

有些成語,它有特定的使用對象,如果把握不準的話,就非常的容易擴大使用範圍,或者說是勿他用。

比如:

南腔北調,原指戲曲的南北腔調,現形容說話口音不純,摻雜方言。

我們來看一個句子。

新版電視劇《四世同堂》引起爭議,有人認爲該劇加進了太多現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井生活畫卷變得南腔北調,丟掉了原著的靈魂。

來看一下這個成語,用在這裏是否合適。

不合適。

那你可以用"南腔北調"寫一個句子嗎?

課堂練習:

南腔北調

小陳從廣東打工回來,在與人交談時,一會兒普通話,一會兒廣東話,一會兒河南話,他們說: “小陳這拽的是啥呀,南腔北調。”

特別好。

五,謙敬錯位

有些成語它是謙詞,也就是自己對別人說的,有些成語是禁詞,也是對別人說的,如果你把禁詞當做謙詞來對自己說的話,那就會導致前進錯位。

比如:蓬蓽生輝

蓬蓽生輝,就是表示由於別人來到自己家裏,或者說是別人的字畫掛在自己室內,使自己非常光榮,謙詞,那隻能是對自己。

比如:

您剛剛喬遷新居,房間寬敞明亮,擺設略顯單調,建議您掛幅油畫,一定會使您的新居蓬蓽生輝。

你看一下,這個成語用的對嗎?

蓬蓽生輝用在這裏不合適。

如果你來寫的話,你會如何寫呢?

課堂練習:

蓬蓽生輝

您這位大領導的大駕光臨,使我們的寒舍蓬蓽生輝,歡迎歡迎!

太棒了 親愛的藍天,理解得又快又準確。

六,功能混亂,因爲每個成語由於它自身的意思,還有詞性的不同,還有在句子中的語法的功能也不同,那如果把握不準的話,就可能造成功能混亂的錯誤。

比如:指手畫腳

來看一下這個“指手畫腳”,它是表示動作性的詞語,我們知道,動詞可以當謂語,動詞當謂語的話,動詞性的成語,它也是可以在句子裏充當謂語的。

比如:

每天早晨,他都要一個人跑到花園裏,指手畫腳地練動作,抑揚頓挫地背臺詞。

你認爲指手畫腳在這裏用得對嗎?

指手畫腳在這段裏用的不正確。

你可以說一說,爲什麼不正確嗎?

“指手畫腳”意思是爲別人出謀劃策,出主意,用到練動作就不太合適了。

不知道我說的對不?

很正確啊,那指手畫腳因爲它是一個動詞性的成語,那麼它在句子中應該當做謂語,那剛纔那個詞句子,就是指手畫腳的練動作,它是一個狀語,所以它用的是不正確的。

我們經常會這樣用,說,你不要在這裏指手畫腳,然後影響我。

你可以試着用“指手畫腳”這個成語來寫一個句子。

好。

課堂練習: 指手畫腳

我們弟兄倆在商量分家的事,用不着你來指手畫腳。

棒極了。

七,不合語境

不合語境,我們來講講這個,就是說,有些成語它在使用的時候,是有一個特定的語言環境的,如果你使用不當的話,就會和語言環境不協調。

比如:安步當車

安步當車,它的意思是慢慢的步行,就當是坐車,就是表示一種優閒的狀態,就說我們走路就當是坐車了。

比如:

當時暴雨如注,滿路泥濘,汽車已無法行走,搶險隊員們只好安步當車,跋涉一個多小時才趕到了大壩。

來看一下,這個成語用在這裏合適嗎?

好像合適,第一次聽到這個詞成語。

安步當車,剛纔講到,它就是慢慢的步行,當做是當車了,然後呢,在這個語境中你看,你舉個例子,當時暴雨如注,滿路泥濘,搶險隊員找不到喫,汽車無法行走,沒法坐車,這個情況是不是抗洪搶險時的危急情景。

那安步當車就是慢慢的步行,就當是坐車,比喻一種悠閒自在的一個環境,還有心情,所以它和抗洪搶險那種急迫,還有危急的情景情形是不匹配的,所以語境是不合適的。

這樣講你可以理解嗎?

哦,是,就“安步”兩字就不合適。

對的。

你理解了,你可以用安步當車寫一個句子。

好。

課堂練習:

安步當車

我們去小山頂爬山,車走到離山不遠處,路很陡峭,有人建議下車步行。我們就這樣,一路觀賞風景,一路安步當車,不知不覺到達了山頂。

這個句子寫得尤其好。

八,重複贅餘

成語的意思與句中某個詞語意義重複,會造成成分贅餘。

比如:他忍俊不禁地笑了。

你來看一下,這個句子


李淵源 講師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的意思,贅餘就是成分重複。

比如,他忍俊不禁地笑了。

忍俊不禁與句中的“笑”重複,造成成分贅餘。

正確的是: 他忍俊不禁。

這樣講,你可以理解嗎?

忍俊不禁,就是忍不住笑的意思,那你忍不住笑,然後後面再加個笑就是重複,就造成成分贅餘。

正確的應該就是,他忍俊不禁,或者說,是啊,他聽了他說的笑話之後,忍俊不禁。

這樣講你可以理解嗎?

可以理解,老師。

好噠,那今天的課程到這裏就結束了,我們下節課再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