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5關於諮詢師、來訪者

其實到現在爲止,我今天已經寫了三篇書寫。三篇書寫都是在整理同樣的一件事情,可能是我自己比較癡迷於心理學,所以我一直期待我的孩子們在本地有適合自己的諮詢師可以陪伴,相當於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有自己的資源,除了爸爸媽媽以外的資源。

但是真的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我兒子這裏,我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資源,然後前一陣子剛好我看見有一位自稱做了很久很久心理諮詢的老師,他也是大學的老師,他好像學到了新的東西,我喜歡接觸新事物,剛剛好也有其他人推薦說他不錯的,然後我就帶着我兒子去試了試。

其實效果的話是有的,我兒子的感覺是比較放鬆,他有問諮詢的目的是什麼,想要達到一個什麼目標,我兒子的答案是配合媽媽,我的答案是想要兒子休閒之餘有一個陪伴、有一些力量。

然後這個諮詢師就問了一些過往的情況,然後我們就說此前有一些身體上的狀況,但是現在已經好了,現在如果有情緒的時候,就會有一些頭暈之類的。

結果到昨天的時候我就看到那個諮詢師在他的羣裏分享,說通過他的調理,孩子的噁心抽搐嘔吐犯暈…以前有的現在沒有的、不是自己家是別家孩子有的,都寫上來了,然後說通過他的調理一次就好了。

因爲他寫的症狀是確實比較多的,我就對號入座,我就問他你這是寫的我兒子嗎?他說對呀,我說好像我們沒有這樣說過,然後他就說你沒有說過、你兒子說過,我說不對,在你陪伴我兒子的過程裏,我全程是在的,我們說過以前有過這樣的狀況,但是現在已經沒有了,並且你描寫的有些狀況我兒從來沒有過。然後她就告訴我說這是他的推測,因爲醫生都有叫我兒子住院了,那他的推測兒子就會有這樣的一些狀況。

然後我就說你把推測的東西拿來分享,第一,我會覺得這個東西不真實,第二,我感覺對來訪者缺少最起碼的尊重,第三,我在想這個部分是違背諮詢倫理的。然後他又說這個過程裏可能會有誤會,那他就道歉,我感覺到這個部分是非常的不真誠,我說那行,那就不說了。結果呢,他又在那兒一直在那裏解釋,覺得他是對的,覺得他跟我學的不一樣,我們的認知是不一樣的。

我的感覺是,作爲諮詢師,他可能沒有學過關於諮詢倫理方面的課程,所以我也就覺得沒有跟他再溝通的必要。然後他就告訴我說,因爲我們的認知不一樣,所以我也沒有辦法來陪伴你的兒子。

我覺得這就真的是有一點噁心了,就是按照我們的工作經驗,除非來訪者主動提出,我不在你這裏諮詢了,那諮詢師這時候還需要跟來訪者做進一步的確認,而不是說你說不諮詢就不諮詢了,即便是真的不諮詢了,你也應該告訴來訪者轉介、還是怎麼樣的。

整個過程裏,我覺得不舒服,昨天晚上我進行了梳理,今天白天我也找我的同伴們進行了整理,到現在爲止,我感覺我好一些。在這個過程裏,他也跟我發消息,他感覺到他當時有情緒,所以向我道歉,然後我就跟他說,等我整理完了,我再回復他。

我發現,有幾個部分,是需要且可以探討的。

其一,將自己學習了半個月、尚未臨牀實踐、也沒有獲得國家認可資質的古中醫用作心理諮詢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是否需要告知並徵得來訪者同意。

當然,我並不是懷疑古中醫的效果,也並不懷疑諮詢師的學習能力,而是這種方法在本地確實沒有成功的經驗。如果是有,他人的經驗也不一定適合當下的來訪者,用非普通的、不具備行醫資質的方法,是否需要提前告知。

同時,這個處於實踐中的古中醫療法是付費的,這樣的收費,是否合理?

其二,按照諮詢倫理,分享個案以前,應該徵得來訪者同意,儘管沒有相關身份訊息,但是故事能量是可以被來訪者感知的,來訪者獲知自己的案例未經許可被分享出去,可能會不舒服、造成二次傷害。

我在想,我們可能需要把自己調整過、修飾過的、描述發給來訪者看,看他會不會覺得不舒服,如果來訪者感覺到了半絲的不舒服,是不能拿去分享的。

如果諮詢師沒有經過專業倫理的訓練,經來訪者的提醒,或許都應該去向當事人道歉,而不是辯解。因爲這可能阻礙了來訪者進一步尋求幫忙的可能性,因爲來訪者可能因爲擔心下一個諮詢師也這樣做而喪失信心。

其三,讓未成年人簽署“我自願結束…”是否恰當。這個一方面減輕了諮詢師的責任,但是另一方面或許加重了未成年人的責任。

這個部分,是否跟未成年人的監護人討論合適一些,因爲聯繫諮詢師的,是監護人、並非未成年人。同時,即便諮詢結束,但未來的跟進工作也是需要的,這樣的諮詢似乎纔是完整的。

其四,當監護人表示下次還要來諮詢、諮詢師沒有明確拒絕,卻因後來跟監護人的對話有不同的意見,表示不能繼續做未成年人的諮詢,是否恰當。

當來訪者表達意願的時候,諮詢師若不能繼續諮詢,是否應該進一步跟進,或者提出轉介,或者其他建議。否則,有可能給來訪者帶來被拋棄感、不值得感。

確實,心理學分若干學科,但是成爲一個合格的心理諮詢師並不容易。每一個人成長爲一名心理諮詢師,是需要經過系統訓練的。

什麼是系統的專業訓練呢?

(以下黑體字部分,來自和中見行心理工作室心理諮詢師維蓉)

【第一年,要對所有理論取向的心理諮詢有一個全面的瞭解,包括心理諮詢的歷史,精神分析取向,認知行爲取向,人本,精神動力學,後現代的敘事啊焦點等等。

第二年,要對特定的領域做訓練,比如說青少年、兒童人羣,遊戲,創傷,哀傷輔導,等等。

第三年,對自己特別感興趣的領域進行強化訓練,比如我喜歡青少年兒童的,催眠的,創傷治療的,我就加強這三個領域的學習。

最後要花半年的時間去機構(管理較爲規範的心理諮詢機構或精神心理專科醫院)接受有督導的實習,把學習到的理論真正用在實踐中,就好像學習開車,旁邊有一個師傅要隨時跟着你,隨時指導。】

不僅如此,觀摩、實踐、不超過三年就要去一次的諮詢倫理浸泡,這些也是必要的。

任何時候,來訪者都有選擇適合自己心理諮詢師的權利,不斷嘗試,才知道什麼樣的諮詢師纔是適合自己的。

當被選擇,而自己又不能的時候,諮詢師應當提供一些參考。

願心理諮詢行業不斷精進、完善、成長。


整理完,已經是第三天,原本我是想要找那位諮詢師對話的,但是我更覺得“去他媽的”!所以,不去啦!我只搞定屬於我自己的部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