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雄,遇見美味小喫“餃俚餈”。

俗話說: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風情。各個地方都有它自己的地域文化與飲食文化。正如北方以麪食爲主食,而南方以米飯爲主食。


民以食爲天。飲食文化更是在各地聞名遐邇,在人們的餐桌上,以它獨特的魅力,滿足着人們的味蕾。


小喫,便是一種具有當地特色的既能佐餐又可果腹的地方風味。像沙縣小喫、長沙臭豆腐、武漢熱乾麪等等都是大名鼎鼎的特色小喫。品種衆多,風味各異。


老話說: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在粵北南雄,就有一種不可錯過的小食“餃俚餈”。“餃俚餈”是韶關南雄的一種獨特傳統美食,也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手工技藝。在南雄的酒樓食肆以及沿街的小攤裏都有售賣。


據說南雄珠璣巷一帶居住的人都是在唐宋時期從中原遷徒過來的。中原人喜歡喫餃子,然而南雄不產麥子,故此人們只有用南方生產的米粉替代。“餃俚餈”還有一種叫法叫“船佬餈”,因其是南雄湞江邊的船民常喫的一種小喫。勞累一天的船民往往就把它當成主食了,既填飽了肚子又美味可口。


餃俚餈有着餃子的形狀和類似餈粑的做法。整個製作主要包括選米、泡米、磨漿、熬漿與搓面、切面與壓面、炒餡與包餡、蒸煮共七道工序。


餃俚餈選用不能太精也不能太糙的米,用黃梔子水浸泡3~5小時。然後磨漿,用中火慢慢熬製米漿,期間不停地攪動,使米漿形成金黃色的麪糰,熄火趁熱搓面,直到搓成又軟又韌的麪糰,然後切面、壓面,擀成薄片,再將炒好的酸菜或茄子進行包裹,有辣有不辣,然後捏上美麗的花邊,最後用大火蒸煮約20~40分鐘,餃俚餈就可新鮮出爐了。出鍋後色澤金黃,晶瑩剔透,讓人饞涎欲滴,欲罷不能。廣州人有句話叫“食過返尋味”,這Q彈爽口的“餃俚餈”喫一次就有讓你忘不掉的鄉村味道。


舊時由於物質緊缺,糧食匱乏,想要喫一次“餃俚餈”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只能逢年過節偶爾的喫上幾次,打打牙祭,享享口福。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糧食增收,食物豐富,人們不用爲喫穿發愁。在端牢碗,喫飽飯的同時,“餃俚餈”已不再是一種奢望。街頭巷尾、車站碼頭都能見到“餃俚餈”售賣,已然成了一種南雄獨特的風景線。或自己食用或饋贈親友,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小喫。


這個獨特的味道是多少漂泊在外的南雄遊子心心念念、終生難忘的故鄉味道。


來吧,朋友。這裏的人民純樸好客,這裏的小喫美味可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