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價值感

人民日報金句說:當智商和情商都高時,顏值就是個贈品;當靈魂有了深度,美貌只是附加。在靈魂之外的收穫只是暫時的,人都會如約變老,但才華和氣質,會讓人一生追捧,受益無窮。

其實,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人到中年更要注重內在修養,毋須一味地追求外表之美;追求享樂並美其名曰幸福指數,一心只想着過舒心灑脫的生活,好讓自己看起來比同齡人年輕貌美,幸福指數高一點,當然,我們普世大衆,有如此追求再正常不過了。

但是,如果能夠內外兼修當然更好,如果不能兼顧,我們寧願選擇賦予生命更多的價值,因爲人終究都要老去,再美的四五十歲也比不過十八廿八歲,與其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刻意求美和所謂的幸福,不如多做一些有益於家族和社會的事情,正如長得好不如活得好,這纔是生命賦予我們人類的價值。

當然,付出不是蠻幹。我們也不要總一味地顧着走路不看路,一味地付出不問收穫。因爲如果勤勞可以致富,那麼遍地都是富人;如果勤勞不能致富,那麼農民會一直窮下去;如果知識可以改變命運,那麼有知識的人一定都是頂級富豪;如果知識不能改變命運,那麼農民階層永無出頭之日。

而文憑其實只是敲門磚,進了門它就是一張廢紙。勤勞和善良是大部分人的底色背景,而成功者的底色背景除了勤勞善良,更多的是從小家庭環境的耳濡目染,是精神思維上的富養。他們的父母乃至整個家族真正留給孩子的不是那些容易流逝的所謂階層和人脈,而是投餵給孩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大浪淘沙後整合出來的精準思維和認知,以及格局對等和社會擔當,讓孩子在認知上和挫敗時少走彎路。

而我們普通家庭終其一生,竭盡全力,傾囊相授,給予孩子的除了物質餵養和基本的家教禮儀之外,似乎沒有什麼了有營養價值的東西。甚至,有一部分家庭,父母碌碌無爲卻有着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和固執己見的父權思維,非得用自己碌碌無爲不得其所的思想教育要求孩子,使得我們很多孩子終其一生都在擺脫原生態家庭帶給自己的各種根深蒂固的劣質思維模式。

倘若擺脫了,最後便“大逆不道”地成功了,倘若沒擺脫,甜蜜的負擔讓他們負重前行了一代甚至幾代,底層羅輯思維代代相傳,綿延不絕………

而在如今這個共享時代,靠勤勞善良,靠知識文憑,靠努力付出只能改變底層命運。真正終極改變命運不是知識,不是人脈,更不是靠勤勞善良和文憑,靠的是深度認知和格局對等。

不要抱怨命運不公,覺得有人出生在羅馬,有人奮鬥一輩子還到不了別人的起點,真正的成功是三代人的基因、認知、德性和福報集聚的接力賽。

所以不要總說喫好喝好活好自己,兒女自有兒女福,也正是這種底層邏輯和自私的惰性思維,讓我們大部分家族幾代人永無翻身之日,安穩地待在底層嫌貧仇富,抱怨命運不公,即便是有一代人出人頭地,如果不跳出圈層去改變思維和認知,也會被自己或親人的思維拖垮,終究富不過三代。

成功者終其一生,不忘初心,忘我付出,從起初爲自己出人頭地,到後來爲家族、爲社會、爲國家而貢獻一生,縱然如馬雲、馬化騰般受盡非議和委屈,依然清冽坦蕩,勇於擔當。

而我們普世大衆個別人,早已自私地想着如何換個躺法讓自己躺得更舒坦又優雅;如何想盡一切辦法灌輸給下一代,兒女自有兒女福,還要孩子們傳宗接代,養老送終,光耀門楣;如何不付出不消耗自我,而盡最大可能榨取社會公共資源,還冷嘲熱諷,抱怨貧富不均,分配不均。

在輪迴之境裏,命運是公平的,社會也是公平的,願我們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付出,願我們在天知地知的輪迴裏得到,賦予人類生命更多的價值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