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死亡約會》的一些感悟

《死亡約會》是阿加莎的小個子比利時偵探波洛系類的一本偵探小說,比起很多偵探小說都是悲劇收場,阿加莎給與這部小說非常美好的結局。

雖然一開始,描述的場景很壓抑,一羣年輕人被一個惡毒的中年婦女壓迫着,使他們失去自由、失去自我,不敢追求自己的幸福。一開場死者的姓名就寫好了,是那個惡毒的從孩子們小時候就掌控着他們的繼母,即使自己的親生女兒也不放過。

爲了拯救自己的妹妹,也爲了自己的愛情和生活,哥哥姐姐開始預謀在這段旅程殺死自己的繼母。他們密謀的過程被偵探波洛聽到了,當我看到這的時候,我想死者一定是這位繼母無疑了,可殺人犯不一定是這兩位。

當後面外人與這個家庭的相處,還有描述大量家庭中的人物時,我竟然也跟主角一樣的想法,殺死一個人能拯救一羣人有什麼不好的呢?甚至她死了,我因爲害怕是整個家庭合謀殺死她的,我希望能像《東方快車謀殺案》一般,不要去追究殺人犯的責任,我甚至覺得這個兇殺案是必要的,是爲了一羣年輕善良互相扶持的家人的幸福。

尤其是後來波洛受邀來找尋真相時,我看到了這羣家人都在爲了自己所愛,隱瞞線索,撒謊,甚至擔上被指認兇手的風險。我一開始看到他們種種的謊言,還以爲他們是合謀,沒想到他們只是誤以爲自己的愛人、家人是兇手,在幫助他們逃脫懲罰,想讓這個兇殺案變成一個意外,無人追查。

我甚至想就當作一個意外不好嗎?可阿加莎又通過波爾和傑勒德大夫以及卡伯裏上校之口說出對犯罪的理解,把我拉回了正確的道路。無論如何,因爲任何原因剝奪一個人的生命,哪怕是一秒鐘之後她就會自然死亡,也是兇殺案。殺人就是犯罪,就得付出代價。兇殺案就是得追兇,得找到真兇。

我很慶幸,這羣可憐之人沒有人犯罪,雖然是作者巧妙地利用了另一個有罪之人,去殺死了一個罪大惡極之人,雙雙付出代價,一個入獄,一個死亡。而是這羣人得以解脫,卻不至於付出如此慘痛的代價。雖是理想狀態,但卻讓我感受到一個很美好的結局。

阿加莎充滿人性的結局,總讓我印象深刻。她筆下的人物總是那麼堅強,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多麼變態的惡人。勇敢而且相互扶持,堅定而聰慧。

雖然這本書文筆不多,可每一個人的性格都很鮮明,爲何成爲這樣的人也用寥寥數語說得十分清楚。雖然這本小說沒有《東方快車謀殺案》、《無人生還》出名,但我不認爲它不如那兩本小說。

《東方快車謀殺案》是12個人的復仇,它達到了人們所想要的理想,受害者聯盟一起手刃了仇家,而且不受法律的制裁;《無人生還》是1個人的審判,它刺激了我們對法律無法制裁壞人的神經,它滿足了我們對壞人審判的快意恩仇,是一部很了不起的個人英雄史詩。

可《死亡約會》告訴我們,私刑是不可取的,死者再罪大惡極,再罪無可恕,再人神共憤,兇殺案依舊是犯罪,依舊要認真去追兇。它是現實的,它不會因爲嫌疑人是可憐的,是被迫的,是絕望下唯一能做的自我救贖,是爲了愛人、家人而做的壞事,就放過他們。只會是因爲他們洗脫了嫌疑,而放過他們。

當我們遇到壞人,法律制裁補漏他們,他們依舊一直再迫害我們的親人、愛人,破壞我們所喜歡的一切時,我們是不是要像《東方快車謀殺案》一樣,聯合一起殺死壞人。當我們明知道那些人是殺人犯,可他們卻沒有受到任何懲罰,我們是不是要像《無人生還》的法官一樣,靠自己的能力,對他們進行審判制裁呢?

或許我們無能爲力,《死亡約會》給了一個理想的結局,就是壞人,她遇到了另一個壞人,她們自相殘殺,好人獲得了自由,最後每個人都獲得了幸福。這是一種理想主義,我們雖然沒辦法獲得這種結局,但至少這種期待,會讓我們不至於走向絕境。

這就是我對《死亡約會》的一點點小小感悟,期待大家也去看看這本小說,與我一起探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