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盛大的農村婚禮

表弟的婚禮,辦得非常盛大。

表弟是妻子的表弟,所以也就是我的表弟。表弟結婚,我們全家都要去幫忙,還有家族裏比較近的親戚,大概十幾戶人家,都要來幫忙。這是我們這個閩南鄉村的習俗,我覺得挺好。

我其實是個外地人,妻子嫁給我之後,我們在本村買地蓋房,也成了村裏的一員。妻子很早就交待了,讓我提前安排好時間。不只是參加婚宴,而是要提前去舅舅家幫忙,這纔是親戚該做的,別把自己當客人。

我倒是沒把自己當客人,但是在現場,確是沒人安排我幹活,只能溜達着東看看西看看。妻子說,你只要人在現場就行,就說明你有心了。我想想有道理,正好拍拍照,觀察觀察,瞭解並記錄這件盛事。

婚禮前一天,我到的時候,大夥已經在忙了。第一天的主要任務是炸炸棗,這是廈門同安人結婚必不可少的喜慶食物。炸棗有點像麻團,外皮用糯米粉、蒸熟的番薯和白糖揉成。餡有兩種,黃豆和芝麻。黃豆煮熟後,去皮,炒成綿綿的豆泥。芝麻則炒香,磨成細細的芝麻粉。黃豆餡綿密,芝麻餡焦香,各有特色。揉一團外皮,中間掐一個窩,填入大團的餡料,還沒入鍋炸的炸棗就有手心大。包好的炸棗緩緩放入油鍋中,小火慢慢炸。炸棗受熱膨大,浮起,用竹筷或濾網輕翻,表皮逐漸變黃。約摸炸二十分鐘,表皮變成金黃色,就可以出鍋了。炸好的炸棗足有成年人拳頭大,一口咬下去,表皮外酥裏韌,餡料香甜可口,好喫卻實在不敢多喫。

這天上午,大家各自忙碌。婦女們負責包炸棗,並給大夥做大鍋菜。男人們負責炸炸棗,以及幫忙一些體力活。我在一旁拍拍照,問問技術原理和細節,陪着無事的親戚喝茶聊天,吃了兩頓大鍋菜,一天就樣愉快地度過了。

第二天就是婚禮,上午的重頭戲是接親。我到的時候,接親的隊伍已經出發了,又只能坐在一旁,看着婦女們做大鍋菜,陪着親戚聊天喝茶。聊天喝茶的人很多,都是男性的長輩。我算是看明白了,其實真正需要人乾的活,並不多。但是親戚們都一定在,一是需要幫忙的時候隨叫隨到,二是熱鬧,喫大鍋飯的人越多越好。大夥圍着喝茶聊天打牌,幹啥都行,人多就熱鬧,婚禮不就是圖這個熱鬧勁嘛。

喫過午飯新娘子接回來了,門前小道上鋪上了紅地毯,紮起鮮花拱門。大人們站在兩旁,舉着手機,準備記錄這重要時刻。孩子們在紅地毯上來回奔跑,或者走着模特步,看樣子比過年還開心。賓利婚車停在路口,接引童子走在前,新郎新娘穿着絢麗的中式禮服,被人環環簇擁着,接進新房去了。進門之後上樓去婚房,還有不少風俗儀式要過,大人小孩們已經一擁而上了。我沒跟着去看,實在已經過了湊熱鬧的年齡。

晚上婚宴擺在村裏停辦的小學操場上,搭起一個巨大的紅色棚子,棚子裏垂飾着金色的簾幔,簾幔往上延伸,在棚頂紮成一朵花結,中間吊着鮮花盛開的吊籃。棚子裏大擺八十桌,這是我看過的規模最宏大,裝飾最豪華的農村喜宴了。我對着舅舅豎起大拇指,“太漂亮了,我都沒見過裝飾得這麼漂亮的喜棚。”舅舅哈哈笑着,“多花點錢就有了,哈哈,開心就好。”

看得出來,舅舅是真的開心。他一兒一女,女兒已經嫁人,剩下唯一的兒子也結婚了。對於農村人來說,兒女成家,自己肩上的責任也就卸下大半了。在他們看來,十八歲不算成年,只有結婚了,纔算是真正的成年人。娶了媳婦,很快家裏還將迎來新的生命,人丁愈加興旺,生活更加紅火,這是農村人樸素而永久的願望。所有這些儀式,這些花費,都是爲了這個簡單的願望。

我曾經寫過舅媽的手,舅舅一家如今的幸福生活,就是這樣數十年如一日的辛勞換來的。他們踏實肯幹,腦子還靈活,社會上勤勞致富的家庭,不都是這個樣子。人們從來沒有停止過,對開心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這次婚禮,也讓我又一次感受到農村大家庭的熱鬧有趣。在這個城市化的,人情愈加淡泊的時代,還能生活在這樣傳統又溫馨的環境之中,真是太幸運了。

祝福舅舅一家,也同樣祝福我們自己,生活更開心,日子更紅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